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今年养老金平均涨幅5.5%

2017年03月31日 09:50 | 作者:吴为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应对

人社部:将严控提前退休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的人口规模大、速度快、高峰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方位和极其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对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在养老保险方面,贾江表示,将继续在基金“增收”上下工夫。抓住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红利,实行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通过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做大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

此外,在基金支出方面,贾江表示,在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防止基金跑冒滴漏;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保持适度待遇水平。

■ 释疑

1 养老金涨幅如何确定?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金涨幅确定要考虑基金可负担等三个原则

人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调整养老金的涨幅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兼顾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的。

“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保障基本生活、分享发展成果、基金可负担三个原则。通常而言,养老金上调幅度不低于物价上涨、不高于在岗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都属于合理区间。”这位负责人说。

对于具体调整养老金涨幅的参考因素,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曾表示,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去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的支付能力、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以及社保基金等五个方面的因素。

“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总收入额还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何况企业还在强烈呼吁要降低税费。”胡晓义在去年政协会议记者会上曾表示。

2 平均涨幅是否“一刀切”?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不同,实际调整水平会有差距

今年,我国将继续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社部明确表示,平均涨幅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而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同一比例调整,更不是简单的对每个退休人员都按固定比例增加养老金。

对于调整“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人的养老金水平,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将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同时也会充分考虑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调整办法的衔接等因素。

而对于个人而言,这位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缴费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养老金水平也不同等因素,实际调整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距。

记者注意到,在2016年国家宣布养老金上涨6.5%时,各地执行的情况也有不一,高于6.5%水平的城市也有出现。

2016年6月1日,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公布其当年的上调方案,粗略计算,该市平均涨幅达到了6.7%。上海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上海上调养老金的幅度往年都高于全国一般水平,“2016年总体上调水平也略高于6.5%,但不像往年高得很明显。”

■ 观点

“应建养老金自动上调机制”

记者注意到,以往上调养老金通常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相关报告中明确提出。如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对养老金的上调幅度,没有公开明确的数字。

对于养老金的上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朱俊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面临着参保人员比例下降、收入结构失衡、积累资产不足等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养老的负担较重,未来几年养老金的调幅或仍将趋缓。

不过,他也指出,养老金上调是依赖行政手段,具有不可预见性。“养老金的上调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化、去行政化的机制。”朱俊生表示,自动调整在国外是一种通行经验,或是跟物价挂钩,避免养老金由于通货膨胀购买力下滑;或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挂钩,让退休人员分享发展成果。

朱俊生认为,不管是跟哪项指标挂钩,这些指标都是客观的,可观测的。建立养老金自动调整的机制,调整的幅度就可以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并将基金平衡的影响考虑进去,这种调整就避免了行政调整的不可预期性和随机性。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养老金 基金 调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