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上海大世界重新“起航” 百年建筑新添“非遗”亮色

2017年04月01日 09:58 | 作者:王笈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上海地标之一——上海大世界31日打开了它尘封多年的大门,重新开始迎客。这座昔日的远东第一俱乐部、中国最大综合性游乐场将以中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平台的形象重新“起航”。

始建于1917年的上海大世界(以下简称“大世界”)素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曲艺为特色,曾是中国首次男女同台表演的场所、沪上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聚集地。1989年,大世界的主体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在文保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大世界檐角、地砖、回廊等部分都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大世界的经典记忆、当年红极一时的“哈哈镜”被保留在了一楼序厅;杂技、京剧等表演在中庭大舞台轮番上演,这里曾是南北戏曲诸多名角的发迹之地;二楼的戏曲茶馆里,观众们坐在长板凳上听“评弹一哥”讲《繁花》,听得津津有味。

“大世界在上海乃至全中国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过去,大世界在上海不仅是一个娱乐(场所),也是一个文化项目展演的平台,这一点和我们现在的定性是完全统一的。”上海淮海商业集团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军告诉记者,“(现在的)大世界和过去最大的不一样,是它具有了一个持续、长期的主题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注于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我想对于上海来讲,是多了一张城市的名片,多了一个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的平台。”

今天的大世界的4层楼面内,设有剧场、茶馆、展厅、书院、美食厅、传习厅等,此间的非遗技艺、作品、民俗、文化、表演和美食常更常新,专注于经典与濒危、民族与国际、传承与发展。

如首期非遗原生态展厅就汇集了裕固族服饰、凤翔木板年画、凤翔泥塑、无锡精微绣、海派玉雕五大非遗手工艺,其中,精微绣的发展相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红育现场刺绣作品细部时,能将一根丝线分成70至80分之一;中国国内首个“非遗”全息声演艺空间也“落户”大世界,全场120余个顶级音响布阵带来全方位360度的沉浸式体验,将呈现濒危创新舞台剧、民谣古乐等丰富多样的跨界表演形式。

与试运营期间相比,正式开放后的大世界还多了中华非遗美食和国际非遗美食部分,首期分别推出吴越美食展区和地中海美食展区。吴越美食展区中,黄包车、印花布、青灰砖、老灶台等老物件产生了“时光穿越”的奇妙氛围,观众可在此间品尝到传统糖画、棉花糖、天下第一茶八宝茶等经典小吃、茶点;地中海美食展区则有法国的香颂与美酒、希腊的海滩与冰激凌、西班牙的足球与火腿、意大利的古罗马文化与披萨,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代表性美食得以同时体验。

国家一级评弹演员高博文当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着百年厚重历史的大世界,如今又有了非遗文化、非遗文化的时尚化、非遗文化的时代化,虽然已历经百年,仍会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上海大世界 非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