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建钱学明:精准脱贫要着力“斩断穷根”

2017年04月17日 14:25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打响脱贫攻坚战之际,我有幸参加了民建中央组织的以精准脱贫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所到之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很多地方涌现出的经验做法,增强了我对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也增进了对中共中央精准脱贫战略部署的理解。

在甘肃的大山深处,一幢幢灰瓦白墙民居形成的新农村景象,令同行的不少同志羡慕——灰白色的村内水泥道路,蜿蜒曲折延伸进入各家各户,在成片果树的绿色山间格外显眼。山脚下成片新开垦的鱼塘,用水泥砂浆护坡,格外整齐。山坡上一行行新移植的果树大苗,嫁接后已经萌发了翠绿的新芽,一排排塑料薄膜大棚,让寒冷北方的土地生机盎然。

欣喜之余,看到的另外一些现象让我仍不免忧伤感慨,贫困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依然滞后,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仍然没有斩断——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房子新了,但主人却远在千里之外住着工棚;孩子们接受了义务教育,但乡镇留不住好的老师,留守儿童初中只读两年半就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农村普及了医保,但乡镇卫生院根本留不住医生,卫生院服务功能出现了萎缩,农民看病反而更难更贵,农妇生孩子也得驱车上百里赶到县里的医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存在……

此时此刻,让我想起2014年的春天。我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发挥乡镇卫生院作用关键在于留住医生》的提案,引起媒体的关注。4月初,应约为《人民日报》写了委员手记《乡镇卫生院拿什么留住人才》。之后这个建议被采纳,广西上林县于2014年11月起,实施了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实行“三不变、三统一”———机构设置与行政建制不变,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和业务不变,以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收费标准不变,以确保群众利益。县医院对人员统一调配,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筹安排。

上林的一体化改革实践表明,县医院的医生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提高了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方便了农民看病,卫生院也得到了发展。县医院统一招收医学毕业生,留住了人才,整合了县乡两级医疗资源,提高了效率,县医院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县乡一体化管理,完全消除了服务体系不一体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结果互认”的目标,实现了“强基层、保基本”的目标,做到县医院、乡卫生院、农民“三赢”,最终得益的还是农民群众。同样是阑尾炎手术,由于报销比例和收费标准不同,农民在乡卫生院自己承担的部分只需县医院的1/5,这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如今,这项改革已经作为工作任务,写入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多么希望把上林县农民获得的医改实惠,能够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共享。

贫困地区乡镇留不住优秀的初中老师,与留不住医生的原因相同,但改革的方法可以不同。2008年我在广西的大石山区调研时发现了农村教育的困境后,2009年开始,民建广西区委会连续7年开展了“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的实践。“扬帆班”是将贫困山区的小学毕业生直接送到县城初中上学,使其获得良好的初中教育。民建给每个孩子每月补助200元生活费。“扬帆班”的实践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2009年和2010年招收的8个班级400名学生已经高中毕业,大学二本以上录取率达到81%。最好的一个班是广西忻城的“扬帆班”,6年前招入的50名学生,如今有47名考上大学,1名考上高职,1名中职毕业参加工作,只有1名因病休学。由此可见,通过改革把教育扶贫落到实处,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农民斩除穷根。

中共十八大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精准脱贫不但需要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措施,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而且还需要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通过体制改革谋求获取改革红利。“医疗下沉、教育上浮”应该作为精准脱贫的基本路径,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的指示落到实处。

(钱学明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会主委)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建 精准脱贫 卫生院 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