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光明日报:“二孩”来了 师资怎样了

2017年04月18日 14:47 | 作者: 靳晓燕 刘博超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找人代课 结构性缺编凸显

聘请退休的编外教师,从邻近学校借用教师,要求新招的毕业生提前来工作……想方设法找人代课成为目前很多学校解决问题的方式。

然而,临时找人代课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问题。于伟指出:“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家长、学生对代课教师能力水平的质疑;另一方面临聘教师资源紧缺,其资质认定、上岗培训、权责认定及待遇等问题都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王教凯则担忧:“原有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后,每个孩子得到的关注也会减少。”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小学的师生比为1∶17.05,初中的师生比为1∶12.41。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全国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标准是1∶19、初中是1∶13.5。  

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层面的小学、初中师生比均已达标,但“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的情况仍然存在,地区间、学科间分布尚不尽合理。汪明指出,师资缺口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在人口流入的城市与县城,问题呈现为大班额、师资总量不足;而在不少乡村学校,英语及音体美教师缺乏是主要问题。

教育与人口关联紧密,教育发展必须依据人口状况做好布局和规划。“学龄人口大幅减少时大规模撤并学校,在学龄人口急剧增加时大规模兴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顺势而为,但这种应急性做法也使一些地方陷入资源不足与资源过剩的恶性循环。”汪明强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要求教育领域提前布局,科学合理地储备和调配师资。

综合布局 完善教师储备

除了“二孩”带来的短期师资缺口,由中高考改革带来的课堂改革,也对当前的师资储备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中高考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分层教学、走班将成为下一步课堂改革的方向,这意味着工作量上升和师资持续承压。由于学生的选科组合每年不一样,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成为试点地区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浙江某中学教师陈娟表示:“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课中选考3门,理论上学生可以有35种选择组合,但实际上我们是先固定主流选择,如理化、政史,再搭配第三门学科,实行‘小走班’。如果搞分层分类‘大走班’,我们目前的条件难以满足对师资、教室的需求。”

从更加长远和综合的角度来看,“要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教师聘用方式,短期聘用的教师也要经过资格评定。”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

记者了解到,各地为拓展师资补充渠道,不断积极探索。北京市海淀区建立了非编制管理的教育人才储备库;上海市虹口区尝试突破户籍限制,非本市户口的优秀人才通过办理居住证的形式获得教师事业编制;在编制总量内,山东利用精简压缩和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的编制,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用于补充中小学急缺的教师,解决超编学校的“燃眉之急”。

在“海淀教育人才储备库项目”的招聘广告上,记者看到,项目的薪酬是该区同级别教师的1.2倍。北京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乔键介绍,采取“区聘校用”形式入库的105名教师,将到海淀区内45所学校任教,项目实行考核制,考核结果与下一年的薪酬挂钩,薪资“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让孩子‘有学上’,让孩子‘上好学’成了水涨船高的诉求。在当前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师资队伍建设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汪明认为,“编制是财政支持的依据,而在编制总量不变的要求下,创新教师储备模式就成为关键问题。无论是周转编制专户还是县管校聘,都是解决师资不足问题的有益尝试。”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光明日报 师资 二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