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又到"五四"青年节 看6位青年人如何应对来自家庭"挑战"

2017年05月04日 11:16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 李微楠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生

对抗融洽七年间

本科加读研,我在上海已有7个年头。父母在老家云南省玉溪市,经营着一家由爷爷传下来的店铺。7年间,时常与父母“煲电话粥”,讲述我在这个城市的琐碎。

然而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我与父母的关系却是不咸不淡。反倒是来到上海后,我们才有了更多的交流。

1996年以前,父母在一所回民学校教书,后又去了离家五六个小时车程的元江创业,忙碌的他们无暇顾及我。6岁开始,爷爷奶奶照料我,与父母一两周才见一次面。用“半个留守儿童”形容我再恰当不过。

本就与父母不太亲近,又因淘气得很曾挨过打。到高中时,发展成至少一月一吵,当时的我还故意躲着父母,尽量不在他们的眼皮底子下出现。回想起这些,更觉今天的融洽可贵。

大一下学期,我迎来了初恋,维持了一年便和平分手。父母略知一二,却没有多加询问。6年后的现在,他们没了当初的沉着淡定。

“有合适的人就别错过,可以谈起来”一类的话,在寒假家庭茶话会和“电话粥”里时不时被提起。母亲甚至直言嫉妒她的同学、亲戚有了孙辈。所幸,他们的语气很是温和,还没到“逼婚”的程度,不曾带给我多大的压力。

人们常说“七年之痒”,在上海的第七年,我最终决定弃上海而归。上学期末,我更报名参加了“美丽中国”公益组织,决定毕业后花两年时间在云南的深山里教书。

我思量了很久该如何告知父母将要去支教两年这件事,在设想了不下百条他们可能反对的理由和我的解释后,终于拨通电话。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只是淡淡地回复了一句:“那你报吧,去锻炼一下。”除此之外再无他言,我准备好的一整套说辞竟然没有派上半分用场。

碰上这样开明的他们,我是幸运的。

5月初的上海有了盛夏的味道,窗外吹来热热的风。再过几周,母亲就要来上海,我已计划好带她去苏州、南京逛逛。(张 荔整理)

█ 陈 铎 宁夏银川 私营企业主

观念差异阻沟通

我是1991年生人,很多人爱讲我们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26岁也不算小了,眼瞅着要奔三了,烦恼怎么会没有?

虽然不喜欢被贴上标签,但是“90后”确实与众不同,跟“80后”完全不一样。

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思考方式。我已经结婚生子,但在父母眼里,我远远没有长大,更别说能担负起一个合格父亲的责任。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衣食起居所需的东西都应该由我们亲力亲为,就像他们当年那样。但现在是分工细化的时代,我们可以花钱请好的保姆,她们在照顾孩子方面要比我们专业得多。所以,我们经常因为意见不同而起争执。

再比如挣钱。我是做建筑工程的,资金周转频繁,经常有挪了上家补下家的情况。借钱做生意,在我看来是常态。多少大老板都是借钱起家、借钱扩充、借钱发展的嘛。但在父母甚至是“80后”的姐姐姐夫看来,这种做法无异饮鸩止渴,一旦没有人借钱了,资金链断了,就完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这个年代能借到钱也是本事,靠着自己米缸里的那点儿“米”,一辈子也做不成大事业。

经常跟同龄的朋友们沟通,大家的烦恼大同小异。我排了个序,跟家人观念上的差异是最大的烦恼。比如谈婚论嫁,传统观念当然认为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谈对象、娶妻生子都应该提上日程,但是我们“90后”于私人生活品质特别看重,找不到合适的绝不将就。所以很多朋友过年宁愿不回家,也不愿意由着父母和亲戚在这方面干涉自己的选择。

最近我看网上有人评价“90后”的特点,包括早熟、随着兴趣走、追求平等、腐萌贱坏怪等。其实我们不愿意贴上这些固化的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我们这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思想和能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以理解的目光来看待我们“90后”。 (记者 朱 磊整理)

编辑:梁霄

关键词:青年人 家庭 挑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