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千名中国美院师生深入“治水前线” 用画笔描绘治水新貌

2017年05月05日 17:25 | 作者:谢盼盼 苏飞宇 王题题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治水最前线”中国美术学院下乡创作实践展海报。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是离不开社会的。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以乡土为学院,引导学生深入时代生活、直面当代现实,用画笔和镜头建立对“乡土”、“民学”的深度理解。

本次展览共分为奔赴前线、绿水海报、治水长卷、河长造像、河流故事、在水一方等七个板块。其中有该校专业基础教学部一年级学生创作的绘画创作集“一生一本”,有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研究生数以百计的河长写照等。

值得一说的是,在现场,还有一幅由中国画系几十位师生共同创作的高2米,长80米(不包括装裱)的国画巨制,令人侧目。

“采风回来之后,我们国画系的师生用十天时间创作出了这幅画,主要将两个多月的下乡采风经历记在画中,包括山水画、人物画等。”在介绍这幅画时,该校中国画系主任张谷旻如是说。

据悉,“最前线——‘五水共治’下乡采风、教学、创作行动”不仅是对建国以来美术学院教学中社会主义下乡传统的延续,也是一次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方式的革新。

该校希望“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视觉创作”,对社会展开“素描”,把美术学院的下乡采风活动,聚焦到对时代主题、社会情知的主动把握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治水最前线”活动既是中国美术学院下乡社会实践传统的延续,也是一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改革,是富有中国美术学院特色的“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教育体系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让学生们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来表现治水的劳动模范和他们的动人事迹;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艺术教学呈现在生活中,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中国美院 师生 新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