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讨薪有实据 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2017年05月17日 08:02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近日,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农民工进出工地、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发生劳资纠纷时,这些信息可作为真凭实据;借助于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立工资专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防止发生欠薪;还能显示农民工技能水平等信息,相当于为其制作电子简历,有助于流动频繁的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工地,借助于实名制管理平台,总包方中建三局与劳务公司分包方和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工资共管专用账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总包方起到监管职能,农民工工资足额支付、月清月结有了保障。

5月11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建筑劳务用工研讨会上,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这个平台,能实时记录建筑工人进出场、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发生劳资纠纷时,这些信息可作为真凭实据供监管、劳动、公安等部门依法处理,保障工人、企业双方合法权益。同时,该平台还可收集最新的工人实名信息、劳动合同、工资信息以及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等大数据,为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制订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工资由银行代发,防止拖欠纠纷

2014年5月,受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着手开发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2016年5月,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在中建三局承建的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等两家单位开始试点。

工人注册实名制管理平台以后得到一张出入证,相当于有了第二张“身份证”。项目常务副经理杜永奎说,“这个出入证,既可以当作门禁卡,也能当作消费卡,可以吃饭、洗澡、看电影。”

“这个平台以实名制一卡通为核心,涵盖承包企业、作业企业、监管机构、建筑工人四个层面。”项目劳务管理员杨扬告诉记者,以前建筑工人的工作量和考勤常常是由劳务企业人员或者包工头记录,到了最后结算时容易扯皮。“现在,工人进出工地都需要刷出入卡,刷卡之后,在平台上会实时显示;平台还开发了施工现场端,劳务企业人员或包工头可以在工地现场记录,防止产生纠纷。”杨扬说,工人也可以下载手机APP,随时可以查看自己的工作量、工资等信息。

实名制之后,项目部设立工资专用账户,确保工人工资足额发放。业内人士分析,以前农民工被欠薪的原因,不外乎“包工头跑路”“甲方拖欠总包工程款”“分包搞亏了”等等。从发放流程来看,总包按施工进度将钱打给分包,分包再转给包工头,最后包工头给农民工发现金。

而现在,中建三局作为总包方与劳务公司分包方和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工资共管专用账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总包方起到监管职能,为农民工资足额支付、月清月结提供保障。杜永奎说,现在工资直接由总包打给银行,银行根据分包提供的明细直接将钱转到农民工个人账户,从源头上避免了农民工资被拖欠。

杜永奎介绍,项目建立仅用作工人工资发放的三方共管账户,在支付月度分包工程款时,由公司根据考勤发放出勤工资,其余款项根据各工种合同签订支付节点,确保不拖欠。此外,项目部还要求各分包企业共管账户每月保留一定余额,以保证及时支付退场工人工资。去年,工人工资无一分拖欠,2017年春节前全部支付;今年截至目前,项目已发放941万元人工费。

换工作有了电子履历,工人安全有了护身符

5月12日,在项目工地办公室,杨扬向记者介绍了该平台的操作流程。“平台通过云、网、端把整条劳务实名制管理链打通,登陆之后,总包、分包企业看到的信息各有侧重,工人什么时间进场、出场,呆了多长时间等都一目了然。”杨扬说,点击任意一名工人名字,就能显示其个人情况、工资档次、技能水平、日常表现等信息。

据了解,目前仅湖北科技馆新馆项目一地,就已经有1300多名工人注册了建筑工人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从全国来看,截至平台正式上线发布,总上线项目数已达985个,覆盖建筑工人总计34万多人,参建单位2428个,移动端APP下载量达38995次。一年来,项目工人实现了“一人一档”,工人20余种信息一目了然,每一名工人拥有全国建筑用人单位可见的履历档案。

“这个平台全国推广之后,相当于为每一名农民工制作了个性化电子简历。比如说张三,他不在这个工地干了,到了另外一个工地求职时,包工头只要进入平台,就能查到他过往工作经历和表现。”杨扬表示,这对频繁流动的农民工而言,有助于其更快找到工资价位合理的工作。

杜永奎介绍,项目还将平台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利用可定位手环、可定位安全帽、视频监控等,能实现对每个工人、风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部位和设备等实时监控,一旦工人在工地内时间过长,平台会自动报警。

杜永奎介绍,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和严格的门禁管理,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讨薪 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