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赤溪村驻村调查

2017年05月23日 11:39 | 作者:郭奔胜 沈汝发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年轻人的离乡与回乡

乡村里的“变奏曲”

记者对过去的赤溪并没有直观的印象,但从村民们的口中不难知道,赤溪与全国很多村庄一样,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临着人力流失问题,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出路,村里活力严重不足。

但在赤溪蹲点4日中,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这个村人气开始上升起来,不仅外来的游客多了,更重要的是本村的村民有不少回乡谋求发展了,而且不少是年轻人,这对于一个并不是十分富裕的乡村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90”后的杜赢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成立经营的赤溪茶叶有限公司已经有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100多亩的茶叶基地,带动了周边不少农户发展,“有恋乡情结,更主要是看好赤溪的未来。”

赤溪小学也是一面镜子。“小学红火,说明人气旺。”小学校长杜承砚说,2010年时,学校只有60多个学生,现在已经增加到136个,三分之二的学龄儿童在村里就读,而且还在增加。

“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来了。”杜家住说,前几年青壮年外出务工占三分之二,现在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乡村走向小康,年轻人的参与十分重要。赤溪村的未来,很大程度上要靠这些见过世面、有文化、有勇气的年轻人,他们立足村里、积极打拼,赤溪就会有更好的未来。

当然,年轻人回来,心态还很脆弱。有事干,就能待得住,而没有更好的事情做,仍然面临着是走还是留的难题。湖里自然村的几位“80后”“90后”是冲着旅游公司回来的,现在旅游公司开不下去了,他们也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尴尬。

现实正在考验着这些年轻人的选择。记者夜访时,在一家叫味妙馆的饭店里碰到“90后”厨师冯步银。他的大哥、二哥都在外打工,他在出去两年后又回到家乡。“现在一年收入5万元左右。”但他也坦言,去年游客多,今年感觉少了一些。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冯步银说还没想好,如果村里发展的好,就留下来,如果外面有更好的机会,可能就会出去工作。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扶贫 福建 宁德 赤溪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