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村民化身“上班族” 特色产业助中国山村走上“变革路”

2017年05月23日 14:18 | 作者:刘鹏 | 来源:中国新闻社
分享到: 

目前,长岩村的茶产业已发展有万亩规模,同时成立了贵州惠水咕噜苗乡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贵州黔色国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

返乡农民工周高富如今不仅在茶场上班,也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人员。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一年在村里上班的工资加上年底的土地流转费以及合作社的分红,收入有七八万元。

与张梦英、周高富的“上班族”身份不同的是,杨毕江已在村里上升为老板的身份。长期在外务工且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杨毕江通过政府的帮扶,于2017年初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家具制造厂。“家乡的发展让我看到了机遇,虽然创业不久,但目前的成绩还是可观的。”

面对家乡的新变化,村民高翎凯还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变化。他说,以前的赶集日,村民们都是人挑马驮,带着自己种的蔬菜、大米等农特产去到县城上叫卖。现在的赶集日,村民们则是带着空袋子骑着摩托车或者坐上小汽车,去县城“扫货”。

李启祥是村里率先修建新房的村民之一,长期在外打拼的他曾一度想在城市里买房定居。2013年底,李启祥最终选择回村盖起了新房,他说,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越来越好,住在村里跟住在城市中没有太大区别,反而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开始羡慕住在村里的了。

站在茶山上,汪启学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着长岩村的未来,依托现有的茶产业优势,当地政府正在把长岩村及周边的三个村落集中规划打造成高规格的云岭国际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村民 上班族 特色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