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主党派专家谈我国法学理论建设

2017年05月31日 08:55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分享到: 

立足中国实践 完善法学理论 民主党派专家谈我国法学理论建设


本期嘉宾

侯佳儒 民革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何珊君 民革党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汤维建 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栗峥 民进会员,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治理研究院秘书长

5月1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高校要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我国目前的法治理论现状如何?法学学科体系应如何完善?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法学教育者。

记者:您认为我国法治理论的发展现状如何?

何珊君:我国法学教育与法治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已经开始趋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各个部门法的教学与研究相对比较发达,但法学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相对滞后。

栗峥: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法治建设。法治得以昌盛,相关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法治理论也不断发展,但仍然不可称之为完美。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对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法律的规制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完善法治理论以指导立法,回应现实中的新问题、新需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您怎么看?

汤维建: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要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法治问题,提供中国法治方案,同时需要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切不可脱离中国国情,脱离中国道路,盲目效仿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甚至妄自菲薄,全盘西化。

栗峥: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现实、中国实践,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哲学、法治实践、法治文化等各方面智慧,有效取舍西方法治基础理论,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为世界法治贡献中国经验、中国元素和中国心智,为中国赢得法治话语权。

记者:您认为法学教育应怎样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侯佳儒:对于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应该特别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处理好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学理论教育的关系。我在学校所教授的环境法诊所教育,让学生直接处理实案,直接面对当事人、法官和各方利益关系人,不在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法条记忆,这是最为直接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再有鸿沟。学即是用,用即是学。这种教育填补了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学理论教育的鸿沟,国内应加以推广。

记者:您对法治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有何看法和建议?

何珊君:法治理论的研究,首先要立足于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其次,法治研究要与治世的邻近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整个人文史哲融会贯通,发挥这些学科的团队作用,各种知识间教学相长,相互拓展与印证。再次,法学研究要尽可能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甚至借鉴与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我国法治理论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就是法学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与跨学科研究。

栗峥:虽然国家法律数量不断增加,但条文与条文间还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须进一步加强法律规范的体系化建设,消弭法律规范间的裂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实施,通过法律在每一个具体事例中不偏不倚的适用,使得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良法与善治真正造福于人民群众。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法治 中国 法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