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中国恢复高考40年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嬗变之路

2017年06月07日 10:50 | 作者:马海燕 | 来源:中国新闻社
分享到: 

与此同时,今天的学生们对“高考改变命运”的体会也没有前辈来得那么深刻。高考于他们而言,更像十八岁的成人礼。这一头是规则繁多的“这不许那不让”,而高考的那一头则进入了一个家长、老师都相对放松的“自由世界”。即使不参加高考或高考失利,他们可以就业或者创业甚至待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国外留学。

院校与学生之间也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40年前“有学就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学生们的选择权更大。从考前填志愿到考后填志愿、再到分数、名次都清楚后再填志愿,从分批次录取到多个平行志愿,学生的权益越来越受到保护。很多高分学生在考试成绩出来后会轮番接到名校招生组电话,当然也有不如意的院校出现“零投档”情况。

同时,高考也在各界的期许中不断变革和完善。从“一考定终身”到自主招生,从“寒门再难生贵子”到高招录取向贫困地区倾斜,从文理分科到文理不分科自己选择擅长科目。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开帷幕,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考点外,一名老教师(前排中)和其他老师及学生家长与考生合影,为他们鼓劲。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新高考改革大幕已经拉开。继去年上海之后,今年浙江也迎来高考改革试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认为,新高考为考生与学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权,考试模式的改变也带动了录取方式上的变化。浙江高考录取将选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以专业为主的录取方式,从另一个维度推动高校必须重视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否则将被考生与家长抛弃。

王华表示,一场以选拔性质为主的考试注定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必定有人胜出,有人离开,关键是要建立起终身教育的通道,让所有人都有上升途径和空间,这才是缓解高考压力的根本途径。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中国 恢复 高考 嬗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