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汪全邦:让洋芋蛋变成金疙瘩

2017年06月12日 15:14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从地里来,到地里去

1974年出生的汪全邦只有初中文化,出身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和土地打交道。初中毕业后,他在家种了两年地,知道其中的辛酸,“庄稼地里的庄稼只能养活人,但要想摆脱贫困,不能只靠种地”。

两年之后,他走出农田,外出务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过硬的技术,走出去的汪全邦两年后又回来了。但在打工的两年间,汪全邦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回来后他和父亲一起贩卖猪仔,4年后买了当时村里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2008年,汪全邦的马铃薯在西宁热卖一空后,他找到一种自信,那是做了几十年农民从未感受过的自信。“第二年,我索性甩开膀子干,在银行贷款十万元,收购了2000亩长白大葱,运到西宁、甘肃和宁夏去卖。”汪全邦说不上当时这股勇气从何而来。

这次大动作,他被县农业局“盯”上了。“既然你对销售这么在行,要不然成立一个合作社?”农业局干部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汪全邦。

从搞销售,到建合作社

“汪全邦会搞销售”,远近的农户都认可了这个事实,但成立合作社,对他来说还是个新概念。在想干而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下,互助县工商局推荐汪全邦到内蒙古、山东、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

“在牛羊活畜市场,我了解到活畜的采购、托养、交易等各个环节;在寿光蔬菜大棚,我参观学习了蔬菜栽培管理的先进技术,看到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5天的考察,为汪全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30万元资金、13亩地、2辆农用车,互助县绿田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7月成立了,主营优质马铃薯和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营销。“农户们加入的积极性很高,从最初的9户很快发展到100多户,到2015年年底农民会员达到了208户,占地面积上千亩。”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让汪全邦喜出望外。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汪全邦告诉记者,“2012年,政府出资70万元为合作社配置农机具,建设交易棚,购买种子、化肥和电子秤,现在使用的这几辆四轮车也是当时政府出资购买的。”2012年,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汪全邦被评为“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

如今的绿田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资产总计1000多万元,每年给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人次,支付农民工劳务工资和土地流转费用200多万元。(作者: 赵斌艺)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洋芋蛋 金疙瘩 汪全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