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中国科大现象”启示录:干大事紧连大国势

2017年06月22日 10:41 | 作者:梁强等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极其重视基本功”传统,使得科大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科研“后劲足”,在海内外尖端科研机构享有广泛声誉。统计显示,科大自建校以来本科毕业生中当选两院院士的比例约为千分之一,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达到70%以上,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底气,来自于尊崇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导向——

“男的想当牛顿,女的想当居里夫人。在科大文化里面,你做了教授,才是有本事的人。”曾经三次放弃当近代物理系领导机会的科大教授安琪这样对记者表示,科大人以崇尚科研为荣,而且教授拿的工资待遇要高于相同的行政人员,“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更受尊重”。

教授如此,学生亦然。少年班大四学生唐榕说,奔着科大来,就是搞科研,做科学家。

“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有想法、会提问、能反驳,这样科研就更有希望。”科大科研部部长罗喜胜说。

为激发科技创新能力,科大2015年10月起面向学生创建了青年创新基金,入选项目可以取得科研经费支持,首批已有55个项目获得总金额542万元的资助。

从世界科技突破潮流来看,成果取得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科大在推动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方面不断创新,培育了量子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系统生物学、化学生物学、金融信息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就是科大建成的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科研平台,实现了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等5个一级学科之间的大跨度整合。志趣相投的人聚到一起,好比是“物理组合”,但融合在这个大平台上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底气,更来自于国家实力的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像口锅大小,我当年研究的是意大利同行送的一个反场箍缩实验装置,后来写成了我的博士论文。”科大教授刘万东回忆上世纪80年代在科大求学的历程。

如今在科大西校区,一座橙色的楼里安装有整体装置高十多米、直径有数米的国际先进反场箍缩装置——被誉为“科大一环”,这个在2015年竣工的大型实验平台,系我国完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集成,为培养我国磁约束聚变领域高端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我的梦想实现了,无憾!”身为“科大一环”建设工程总指挥的刘万东教授深情地说,没有来自国家的大力支持,安装这样大型装置只能是个“梦”而已。“国家为此一下拨款7000万元。”

科技创新,除了科研人员具备高超本领,还要有种种的基本实现条件。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政策、科研条件得到极大优化和改善,这给科研工作者追求学术梦想提供了平台。

目前,投入数亿元的大型实验室装置在科大已不再是大新闻。罗喜胜介绍,2009年全校科研经费还只有3亿元,现在每年科研经费上升到15亿元左右,在研项目达到3900多项。这些未来重大科学发现的“种子”,使科研“底气”越来越足。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科大 现象 大国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