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八千秦俑的故事讲给你听

2017年06月22日 15:04 | 作者:杨雪梅 王丽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让更多人看出秦俑的门道

其实在一号坑发掘时,许卫红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和提问,很多问题让她匪夷所思。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名气大,但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内容?2012年编写考古发掘报告时,她和队友们都觉得有必要再写一本科普版,让更多的人来看秦俑时能懂点门道。但随着考古的结束,大家又有了新的任务。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三秦出版社的李郁在一次考古论坛上听到了许卫红所做的《千年之约——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考古报告》,便约请许卫红写一本通俗的普及读物,因为关于秦俑的普及读物实在是寥寥无几。

写作的过程非常愉悦。愉悦是因为再看以前的发掘日记,又有了非常多的感悟。也正因为愉悦,居然很快就写完了。她用编写专业版发掘报告的废纸打印出来,迫不及待地请自己的爱人、同为考古专家申茂盛当第一个读者。“好不好?”“还用我说吗?没看到我一气看完,都没有瞌睡吗?”

又拿给女儿看。“这段太专业!作为外行,你不解释一下,这些专业知识我为啥要懂?”许卫红将书稿再次精心修改,请女儿拿给她的同学们看,直到他们说“基本看懂了”。

《说说秦俑那些事》是2015年岁末出版的。当年就被评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推荐读物。许卫红说,“我自己不能说这是一本好书,但能说这是一本倾注了心血的书。”

“秦俑的铸造虽然是批量化生产,但它绝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流水线,而是手工加模具,有很多个作坊制作兵俑,在作坊内部有做耳朵的、做兵器的、做车的,然后进行组装,所以每一个都不一样。陶工的铸造是非常讲究的,我们发掘出一个陶俑居然还画着眼睫毛,墨色非常细,大概相当于两根发丝。”这次发掘的很多第一次都被写到了书里,比如第一次清理出丝织痕迹;第一次认识到木车制作的真实水平;第一次提及陶俑烧成后进行的修补工序……

远逝千年的那段历史,依托扎实考古的骨干,再辅以精准的学术观点,尤其是糅合了许卫红面对每一次新发现时的喜悦与惶恐,让读者也实现了一次与兵马俑的凝视。从此她下了决心,每次完成一个项目,都要写一个专业的考古报告,再写一本普及性的读物。


田野是考古学家的舞台

和许多被调整到考古系的学生不一样,许卫红考大学时第一志愿报的就是考古专业。

秦陵被称作考古学家的天堂,袁仲一等老一辈发现了兵马俑,并奠定了兵马俑和秦陵的研究框架,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地拓展、深入,更多的发现支撑着更多的研究,更多的研究支撑了更多的展示与开放。

在许卫红看来,所有的田野考古都有自己的意义,她并不厚此薄彼。2014年她离开了秦始皇陵博物院,调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现在担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秦都咸阳城是一座帝都,尽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咸阳城的考古工作就已经启动,但城墙一直杳无踪迹。2010年重新启动的秦都咸阳城大遗址考古工作,直到现在还没有石破天惊的消息,但她依然乐此不疲。“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只是为了完成一次穿越,完成一次与古人的对话。一片石磬残块、陶盆残片,都有它们的前世今生。”

“田野是考古学家人生的舞台,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当头,用手中的小锄头、小手铲精耕细作,来来回回地辨识土色、划地层、找遗迹。当文物露头后更是忙碌不停,迹象的剥剔、遗物的清理需要福尔摩斯般的观察力和极端的耐心,还要给所有的地层、遗迹遗物绘图、记录、拍照。晚上则要挑灯夜战写报告”。在别人看来枯燥重复的工作,她从不厌倦。

现在,田野考古之外,许卫红会通过微博、微信来传播新的考古发现和认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破坏文物或者文物保护中的不当举措,她也会口诛笔伐,在微博上拥有不少粉丝。

毕业快30年了,许卫红对考古的爱不减反增……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八千秦俑 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