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十八届中央巡视实现全覆盖

2017年06月23日 08:53 | 作者:姜洁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从“四个着力”到政治巡视,巡视定位越来越清晰

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巡视定位越来越清晰,使得巡视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一位曾经参加过十八大前巡视的干部告诉记者,原先的巡视时间长,巡视内容包罗万象、重点不够突出,因此很难聚焦重点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没能及时整改。巡视反馈时往往是好话说了一箩筐,问题没几条,而且有的还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无关。

翻阅十八大之后每轮巡视的反馈情况可以发现,巡视组都是不说客套话、直接点问题。这是因为从第一轮巡视开始,中央就对巡视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明确要求: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从第一轮巡视聚焦作风、贪腐、政治纪律和选人用人等问题的“四个着力”,到第三轮巡视增加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到第九轮巡视明确“把政治巡视的要求高举起来”,到后面每轮巡视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反馈意见紧紧扣住管党治党的诸多重要方面,再到第十一轮巡视增加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巡视监督内容不断扩展,巡视定位越来越清晰。

不仅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巡视立行立改成效显著

很多人对巡视存在误解,认为巡视组可以打“老虎”。事实上,巡视组并不直接查办案件,仅仅负责发现问题线索。然而,正是因为巡视发挥了“千里眼”“显微镜”的作用,大量问题线索得以发现,广大群众积极性得到高度释放,才使得巡视的威力不断放大。

统计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中,50%以上的线索来自巡视,特别是挖出了苏荣、王珉、黄兴国等一批“老虎”,揭露了山西塌方式腐败案和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同时,十八届中央前十一轮巡视工作,仅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就累计受理信访16万多件次,与干部群众谈话1.8万多人次。实践证明,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

然而,仅仅发现问题、查处腐败分子还远远不是巡视工作的全部。“我们党一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改正问题。”一位巡视干部认为。十八届中央巡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立行立改”,整改成为巡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被巡视单位和地区在召开巡视反馈会议时,巡视组长都会明确提出要求,自反馈日期起两个月内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并向全社会公布。一般在巡视反馈结束两三个月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都会如期公布所有被巡视单位和地区的整改情况,并在文末留下联系电话、地址和邮箱,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不少整改得力的被巡视单位和地区还获得了中央的肯定,有的还将整改经验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例如天津力克“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江西狠刹隐形“四风”“一桌餐”、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推进政企分离等。通过整改,大量原先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推动,被巡视单位和地区的风气为之一变。

正是因为巡视的丰富实践不断发展,才使得巡视制度也相应迅速发展。2015年6月,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对200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进行首次修订,对巡视定位、内容、方式、程序、纪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定;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巡视工作条例再“升级”,将总结吸纳巡视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巡视 中央 覆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