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全国首个"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问世 可防范冤假错案

2017年07月11日 09:45 | 作者:余东明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智能办案实现由零到一

“这相当于给我配备了一个智能助理,它是我的‘神助攻’”。徐汇区检察院公诉科办案检察官许磊如此评价智能办案系统。

“以前公安移交过来的都是冷冰冰的纸质卷宗,今后取而代之的将是可视化的数据卷宗。以前光阅卷就花去我很多时间,现在智能办案系统已经对单一证据、证据链和全案证据进行了校验、审查,给我节省了大量时间。”许磊点开系统,以一个在办的故意杀人案为例给记者作了演示。

“你看,它通过‘实体关系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案件人物关系、时间关系、地点行踪、作案工具的来源和去向,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完整的案发全景图,我要做的就是判断各个待证事项下的证据是否印证、不同证据之间的逻辑是否符合,以及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果有问题,再进行进一步的查证和落实。”许磊打比方说,“经过它的‘劳动’,一个上千页的案卷很大程度地被凝练和缩减为几页内容。”

记者了解到,智能办案系统的“神助攻”远远不止这些内容。除此之外,它还能实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评估、实现所有证据在庭审中的即时调取和当庭出示、为办案人员进行类案推送、形成同类案件量刑参考数据、自动生成各类文书、为办案人员推送知识索引等等。

据悉,智能办案系统的研发可谓时间紧、任务重、科技含量极高,研发难度极大,因此从一开始,上海就以实战应用为目标,根据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边调研、边研发、边办案、边整改。并在公、检、法系统分别确定了25家试点单位,选择55件在办案件并轨试运行。

崔亚东说:“从目前试点验证的情况看,智能办案系统实现了刑事办案的网上运行和公检法三机关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新的办案流程,初步解决了证据适用不统一、办案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证据中存在的瑕疵和证据之间存在的矛盾,有效防范‘一步错、步步错、错到底’的情况发生;办案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人权意识得到大大提升。”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全国 冤假错案 办案 系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