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地地道道的中国学者韦卓民:学者的素养

2017年07月20日 15:35 | 作者:王世鹏 |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成真学者须有好心性

韦卓民一生治学,其实也可以用“坎坷”两个字形容。除在青少年时代有过一段较为短暂、平静的学习经历外,韦卓民亦需为稻粱谋。1904年,16岁的韦卓民就因为父亲病逝而不得不半工半读。游学欧美期间,更是因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数次提前回国,但是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韦卓民好学、求学、治学的志向,反而为他磨炼出了成为真学者所必备的良好心性。何谓真学者?担当学者之名,必须有学者之实,而欲成就学者之实,须先磨炼出学者的好心性,没有好心性就没有真学者。

坎坷的生活为韦卓民磨炼了好心性。1919年,韦卓民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学业通过答辩,获得哲学硕士学位,随后又用一年时间以全优成绩修满博士课程,只因不愿坐等论文答辩时间而放弃学位,提前回国。为生计所迫,没有充足的求学时间,他就提高时效,用一年时间完成数年的工作;在花费一年时间学有所得后,又不愿意为一个博士头衔而浪费时间去等待,甘愿放弃。求实不求名,为事不惜时。

1929年,41岁的韦卓民回国任重组后的华中大学校长。资金短缺,师资匮乏,举步维艰。在此逆境下,韦卓民对于学者心性的体悟更加完满。他在1931年发表的《中国文化改变中青年应有的态度》中较系统地谈到了个人心性问题,认为它是关于个人一生的大事,不可轻视。一个人要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但这些说得多了,反而会把自己个人忘却了,不知道还有一个个人是需要修养的。因此,大学中的教员和学生应每日拿出四分之一时间加强修养。但这种修养的目的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谋国家和社会的幸福。

韦卓民虽然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西方哲学方面,尤以康德为重,但他骨子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学者。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学者 韦卓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