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一载不长 一生难忘 青年使者用爱心铸就中国形象

2017年08月07日 15:07 | 作者:王思雨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7日电(见习记者 王思雨) 柬埔寨、塞舌尔、老挝,当这三个国家的名字同时出现,你会联想到什么?青春、志愿服务,当这两个包含无限希望的词语同时出现,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自2002年起,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多个国家派遣了多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十几年间,近千名满怀理想的青年志愿者远赴海外进行志愿服务。也许,他们会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七批援塞舌尔项目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谭周纯供图

一年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

柬埔寨、塞舌尔、老挝,这些很多人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甚至需要在网上搜索一下才能知道确切地理位置的国家,却和来自陕西、广东、上海的几十名年轻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选择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是我在平凡生活中的一次选择。”首批援柬埔寨项目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曹勋昶说出了参加此次志愿服务的原因。

“我作为一名团干部,认为应当为祖国的民间外交、青年外交出一份力。”第八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队长柳咏对记者说。

参与此次海外志愿服务不是偶然,几乎每一位队员都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之余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赴柬埔寨志愿服务的队员们在做海外志愿者之前,一直在各自的院校里进行院校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赴老挝服务队部分成员有过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赛会志愿者经历;赴塞舌尔的部分队友参加过各自医院组织的送医药下乡或者社区义诊。

这次的志愿服务看起来似乎十分“轻松”,而队长们则有着各自的担心。

曹勋昶说:“国内志愿者在语言、生活都相近的环境中进行志愿服务,相较于国外志愿服务,需要克服的困难会少很多。”

老挝志愿服务队队长柳咏则认为,在国内做志愿者与在海外做志愿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工作对象的文化背景差异,怎样用“老外”能够接受的方式说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是比较大的挑战。

陌生的环境、迥异的文化背景,这些挑战并没有使志愿者退缩,积极面对是唯一的方法,几位队长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曹勋昶所在的赴柬埔寨志愿服务队负责做文化类志愿服务工作,因此,了解柬埔寨的文化习俗成了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只有了解并尊重所驻国的文化习俗才能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队长,柳咏本着对全体队员负责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在出发之前,我进行了队内分工,确保发挥每位队员的特长,让队员人人参与到团队的管理中来。”不仅如此,柳咏还做好了保障物资的筹措和准备工作,并且与老挝进行了联系,预先明确和对接志愿服务岗位。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形象 爱心 铸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