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马盛德:新起点上的非遗保护

2017年08月08日 09:16 | 作者:马盛德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非遗保护中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有认真清晰的认识,通过分析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通过研究发现,非遗保护工作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改变,仍然是非遗保护普遍面临的外在威胁和严重挑战。社会的转型,首先是经济的转型,这是不可轻视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些环境的变化对非遗保护工作来说是个挑战。二是,整个的社会生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较普遍,这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影响很大。非遗是“慢工出细活”,皮影大师范正安的绝活“十不闲”技艺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对非遗的保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真正认识它的内涵。学习传承这样的遗产,也需要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三是,现在传承人的队伍高龄化现象严重,近2000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占50%。截至去年10月1日,我国有315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离世,非遗项目的后续人才、后续力量的培养,是检验项目能否延续其生命力的关键。四是非遗自发性的传承遇到了瓶颈。原来是口口相传、口耳相传,父子传承、母女传承,这是传统的家族传承。这种传承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现在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个挑战。五是很多非遗项目如传统的工艺,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相融合、相协调的时候产生了困难。比如,表演艺术类项目的社会生态日益萎缩,观众越来越少;传统工艺类项目普遍存在着产品不够精致、缺乏时尚感的问题等。六是人们的文化观念、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追求多样化、时尚化、品质化成为时代的特点,就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要面对这一现实,所以有跟高校合作、有研修培训等计划。根据项目的元素,研发一些新的产品,让它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七是在管理方面,对非遗保护的规律、内涵及特点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面对以上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有以下应对的对策。

第一,深刻认识非遗保护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趋同化、单一化的现象,同时造就了文化的标准化,也都不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是极其重要的,教科文组织推动一项事情不是一个局部的考虑,而是对整体的全球性和全人类的考虑。人类整体的价值和长远利益,要求人类的文化要多样化,这是我们要理解的根本背景。所以,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虽是《公约》的语言,但这种定位却是非常精确的。

第二,建立科学的遗产观,正确认识遗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首先,要对《公约》的内涵和基本精神有很好的学习和理解,《公约》对非遗有明确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要把握非遗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我认为要认识以下几点:一是非遗世代相传、活态传承的特点。有些遗产历史悠久,后来就不复存在,这就不是非遗,而今天世代相传的遗产一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祖先创造的,在今天还能活态的传承,这是重要的标志。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非遗不是看不见的,它的那些规律和内因的东西是可以感受到的,但是它都会有一个载体,如音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舞蹈用肢体语言表达,民俗用民俗的节日、祭奠的活动氛围来表达。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这就是它的文化表现形式。所以,要看遗产本身是不是活态的传承,一定要有载体,要保护它的载体。三是非遗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成为我们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生存,才能可持续发展。四是非遗是共享的,是不断被再创造的。在《公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享的,通过共享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目的,最终使人类社会的关系更加和睦,更加和谐,这也是《公约》中最重要的精神。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是文化的携带者,很多文化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和变革,人在不断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而文化也是这样。非遗的申报不存在抢注,不存在商标注册,申请专利,它没有排他性。五是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和恒定性规律。文化具有流变性,非遗也是流变的,是活态的,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然而,即使再变但它总有一个恒定的东西始终存在,始终伴随。

第三,非遗保护要从过去的建章立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转入提高传承保护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所以我国提出了今后非遗保护的目标是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现在所有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其中有几个方面需着重关注:一是一定要牢固树立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之思想。非遗不在博物馆、不在图书馆,不在数据库,非遗活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社区里、族群里。非遗是动态的、活态的,是可变化的,是不断地被再创造的,非遗不是文物。公约多次强调的是确保遗产的生命力,或者说要延续遗产的生命力。通俗一点讲也就是要让非遗活着,活在当代人的生活里和社区里。二是要认识到传承人是遗产的关键核心。加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没有传承人,非遗很难延续其生命。在管理方面要加强传承人的管理、信息的沟通,排忧解难,当然,传承人自身也要有坚守的责任。三是注意对高超技艺的学习与传承,起到行业领域引领示范作用,这是文化高峰的一种标志。技艺的高超、产品的高品质代表整个行业,是文化的高度。四是针对提高传承能力开展“非遗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出台。我国开展的非遗研培计划,也是在这方面开创的新领域。五是要充分认识非遗的专业性、学术性、政策性和复杂性特点,不能低估非遗保护工作。此外,还要加强非遗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第四,非遗保护工作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以人为本的意识。要关注非遗与人的生存关系,活态的传承离不开“人”这个传承主体的保护。非遗关注的不是物,而是活着的“人”,掌握遗产技艺的传承人。二是走进生活的意识。这个“生活”是指现代生活,也就是与当下人生活的关系。遗产只有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新的人类社会生活中,被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所传承,这样非遗才能存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有句名言:戏要跟着时代走,要不就会活不久。非常朴素地道出了这门艺术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和发展规律。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需求量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的客观情况,所以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后续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有长远性和持久性的眼光和计划。我国有的非遗项目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有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有的是天然的稀缺资源、有的是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这些与国际社会的动物保护理念发生着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考,探寻新材料和替代品的开发路径,否则我们的这些技艺难以延续其生命力,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三个意识”我认为在未来的非遗保护中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非遗 保护 资源 遗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