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博物馆里的古人本色夏天:桐树下的"低碳空调房"

2017年08月31日 14:54 | 来源:潇湘晨报
分享到: 

桐树下的“低碳空调房”

为什么老房子感觉更凉快?从盖房子起,中国人就各种“心机”。陈立果向记者展示了一幅《桐荫消暑图》,作者为程颂万。这位程公子,生活在清末民初,是宁乡人,从小有文才,又能写又能画,就是科举屡次不中。1922年,壬戌年闰夏,程公子画了这幅图,并题字“桐荫石气润香篝,为爱山篁不起楼,满院夕阳声似雨,问侬先占几分秋”。在题字里,他讲出了建房喜好,这种喜好也继承了古代的居家理念。首先房子要建在树荫之下,特别是桐树绿荫深浓,挺拔端庄,是文人的最爱;其次,房子依山而建,不能太高以免影响遮荫,并美其名曰“为爱山篁不起楼”。吹自然风,看窗前竹,听落雨声,为社会谋,是每位读书人的理想。程公子后来参与清末民初的教育变革,就是在这样的“低碳空调房”里酝酿的。

在《桐荫消暑图》的题字中,体现了传统的居家建房理念。

清代帽桶,浮雕图案为山林之中凉亭,一文人端坐其中沉思,以最优雅的形态消暑。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在长沙东牌楼宋代街坊遗址上发现的特殊水井和釉陶缸。宋人或用釉陶缸,借凉凉的井水在夏天储藏肉和蔬菜。

陈立果拿出一个清朝的帽桶,为浮雕图案,山林之中一凉亭,一文人端坐其中,做沉思状。以最优雅的形态消暑,古代文人的气质栩栩如生。

住在大自然中,不禁担心如何防蚊虫。我们不必为老祖宗们操心,他们聪明着呢。

辛追遗体出土时,手里攥着一个绣花绢面香囊,囊内盛着香草。古楚地有“昼配香囊,夜用香枕”的习俗。该墓出土了4件香囊,内盛茅香、花椒、辛夷等香料,另外还出土1件填塞佩兰叶的药枕。当时贵族妇女都会随身携带香囊。香囊很漂亮,上部为素绢,下部用黄色绮地“信期绣”缝制,底为几何纹绒圈锦,腰有系带。妇女们佩戴,既美观拉风,又可以避虫叮咬。

送来一夜清凉的瓷枕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较为炎热的时期。北方工匠为躲避安史之乱,南迁进入湖南,创立了长沙窑,也带来了北方的瓷枕制造工艺。瓷枕是古代纳凉寝具,在它们的陪伴下,古人度过了一个个漫长而闷热的夏夜。长沙博物馆展出了四个长沙窑的瓷枕,分别为青釉和白釉,看起来十分清凉。据博物馆典藏部张海军介绍,这些瓷枕吸收了三彩工艺。每件瓷器都有一个孔,是烧制的时候防止炸裂而设,也成为瓷枕通风的一个出口。瓷枕在器型上分为腰形、几形和动物形状,几形瓷枕没有纹饰,属于长沙窑早期产品,腰形和动物形瓷枕应为长沙窑繁盛期作品。

瓷枕是如何纳凉的?其实它之前只不过是普通器物,后来发现它纳凉效果很好,成为主流的纳凉器具。瓷枕一般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又可以透气。再加上瓷釉躺上去冰冰凉,夏天枕起来蛮舒服。

瓷枕又小又高,难道不硌吗?张海军说,其实长沙窑瓷器枕造型考虑了舒适性,一般中间微凹。特别是几形枕,前低后高,与头部和颈部的形状相契合,枕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对于送来一夜清凉的神器,古人毫不吝惜对瓷枕的赞美,“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那种舒服跃然纸上。

最著名的瓷枕当属宋定窑孩儿枕了,长沙窑瓷枕和它相比会不会更凉快?专家解答,虽然一南一北,两者在纳凉上并没有不同。可是,酷暑中的长沙人难道不该特别对待一下吗?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瓷枕 博物馆 长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