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余光中抗议台当局削减文言文 曾撰文批"欧化中文"

2017年09月04日 11:27 | 来源:中国之声
分享到: 

原标题:中文为什么越变越差?因为你说的已经不是“中国话”!

近日,台湾学者余光中、王德威等发起联署,抗议蔡当局削减国文科中文言文的篇幅。借此机会,一起来看看余光中先生这篇关于中文的名篇。

余光中抗议台当局削减文言文 曾撰文批欧化中文

先看两个例句:

1. 曾经在1896年营救过蒙难伦敦的孙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儿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

2. 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

这就是典型的欧化句式。

什么是欧化句式

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

欧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一般带贬义。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欧化中文除了缺乏传统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为用词繁琐生硬,导致阅读及理解上的障碍。

特点:句子结构繁复、修饰成分多、语句倒装、被动式、结构助词和各类从句的大量使用等。

欧化中文是怎么来的

简单来说,欧化中文源自新文化运动,尤其受一些著名人物推动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看白话文(现代汉语)的来源:

其一,脱胎于文言,还经历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半文半白的过程;

其二,来自口语的明清话本小说和民间说唱,即所谓的俗文学;

其三,则是“五四”时期以来受西方影响的文化人的创造,而现今使用的现代汉语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归功于“五四”以来好几代作家的努力。

然后,我们就知道了欧化中文就是受白话文第三条来源的影响。

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人希望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改造中文,进而改造“中文思考方式”。鲁迅说:“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

针对上述问题,余光中先生在《明报月刊》(1987年10月号)上发表《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一文。下面为文章节选,网上搜索题目可以查看全文。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

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

欧化句式的几种表现

其一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1.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3.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4. 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

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

1.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

2.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3.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

4. 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

其二

在英文里,词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来连接:例如man and wife, ?you and I, ?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里,类似的场合往往不用连接词,所以只要说“夫妻”“你我”“前后”就够了。

同样地,一长串同类词在中文里,也任其并列,无须连接:例如“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礼乐射御书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皆是。中国人绝不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谁要这么说,一定会惹笑。同理,中文只说“思前想后”“说古道今”。

可是近来and的意识已经潜入中文,到处作怪。

“及”字破坏了中文生态,因为中文没有这种用法。此地一定要用连接词的话,也只能用“而”,不可用“及”。

其三

介词在英文里的用途远比中文里重要,简直成了英文的润滑剂。英文的不及物动词加上介词,往往变成了及物动词,例如look after, ?take in皆是。

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 phrase) 又可当作形容词或助词使用,例如a friend in need, ?said it inearnest。所以英文简直离不了介词。

中文则不尽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个词组不用一个介词,换了英文,非用不可。

“欢迎王教授今天来到我们的中间,在有关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上,为我们作一次学术性的演讲。”这样不中不西的开场白,到处可以听见。

“有关”“关于”之类,大概是用得最滥的介词了。“有关文革的种种,令人不能置信”“今天我们讨论有关台湾交通的问题”“关于他的申请,你看过了没有?”在这些句子里,“有关”“关于”完全多余。

“关于”有几个表兄弟,最出风的是“由于”。这字眼在当代中文里,往往用得不妥:

1. 由于秦末天下大乱,(所以) 群雄四起。

2.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向窗内看了一眼。

3. 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休学。

英文在形式上重逻辑,喜欢交代事物的因果关系。中文则不尽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中当然有因果关系,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

其四

英文的副词形式对中文为害尚不显著,但也已经开始了。例如这样的句子:

1. 他苦心孤诣地想出一套好办法来。

2. 老师苦口婆心地劝了他半天。

3. 大家苦中作乐地竟然大唱其民歌。

“苦”字开头的三句成语,本来都是动词,套上副词语尾的“地”就降为副词了。这么一来,文章仍然清楚,文法上却主客分明,太讲从属的关系,有点呆板。若把“地”一律删去,代以逗点,不但可以摆脱这主客的关系,语气也会灵活一些。

有时这样的西化副词词组太长,例如“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还是去赴了约”,就更应把“地”删掉,代之以逗点,使句法松松筋骨。

目前最滥的副词是“成功地”。有一次我不该为入学试出了这么一个作文题目:《国父诞辰的感想》,结果十个考生里至少有六个都说:“国父孙中山先生成功地推翻了满清。”这副词“成功地”在此毫无意义,因为既然推而翻之,就是成功了,何待重复。同理,“成功地发明了相对论”“成功地泳渡了直布罗陀海峡”也都是饶舌之说。天下万事,凡做到的都要加上“成功地”,岂不累人?

其五

白话文一用到形容词,似乎就离不开“的”,简直无“的”不成句了。在白话文里,这“的”字成了形容词除不掉的尾巴,至少会出现在这些场合:

1. 好的,好的,我就来。是的,没问题。

2. 快来看这壮丽的落日!

3. 你的笔干了,先用我的笔吧。

4. 也像西湖的有里外湖一样,丽芒分为大湖小湖两部分。

5. 他当然是别有用心的。你不去是对的。

目前的形容词又有了新的花样,那便是用学术面貌的抽象名词来打扮。再举数例为证:

1. 这是难度很高的技巧。

2. 他不愧为热情型的人。

3. 太专业性的字眼恐怕查不到吧。

目前的白话文,不知何故,几乎一律前饰,似乎不懂后饰之道。例如,一般人会不假思索说成“我见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的男人。”却很少人会说“我见到一个男人,长得像你兄弟。”

其六

中文的动词既然不便西化,一般人最多也只能写出“我们将要开始比赛了”之类的句子,问题并不严重。动词西化的危机另有两端:一是单纯动词分解为“弱动词+抽象名词”的复合动词,前文已经说过。不说“一架客机失事,死了九十八人”,却说“一架客机失事,造成九十八人死亡”,实在是迂回作态。

另一端是采用被动词语气。凡是及物动词,莫不发于施者而及于受者。所以用及物动词叙述一件事,不出下列三种方式:

1.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2. 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了。

3. 新大陆被发现了。

目前西化的趋势,是在原来可以用主动语气的场合改用被动语气。请看下列例句:

1. 我不会被你这句话吓倒。

2. 他被怀疑偷东西。

3. 他这意见不被人们接受。

4. 他被升为营长。

5. 他不被准许入学。

这些话都失之生硬,违反了中文的生态。其实,我们尽可还原为主动语气如下:

1. 你这句话吓不倒我。

2. 他有偷东西的嫌疑。

3. 他这意见大家都不接受。

4. 他升为营长。

5. 他未获准入学。

中文的西化有重有轻,有暗有明,但其范围愈益扩大,其现象愈益昭彰,颇有加速之势。以上仅就名词、连接词、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西化之病稍加分析,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知所防范。

编辑:曾珂

关键词:余光中抗议台当局削减文言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