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成都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法

2017年12月13日 11:12 | 作者:罗子欧 |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成都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法 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幸福温馨家园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生根开花


城市民族工作进入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民族地区与内地城市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给城市经济社会注入新的细胞,带来新的活力,也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在社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而“相互嵌入”就是在保障各民族相对稳定的社会构成的前提下,通过引导性的相互嵌合,主动性的相互包容,互惠互补,形成新型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最终形成彼此紧密连接的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邛崃市木梯村羌历年活动

成都民族工作开展新探索

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全省首位城市,历来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人口流动中转站。随着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不断提升的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前来居住、学习、经商、务工和旅游、求医,全市现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0.8万,流动人口年均达400万人次。

成都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顺应城市民族工作发展趋势,努力探索民族工作创新形式,从去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并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高位推进,重点培育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社区,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着力推动少数民族适应城市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城市服务少数民族的功能不断完善。

一年多过去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进成效如何?


武侯区洗面桥社区开展各民族共乐活动

整合资源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

“这是我们新设置的活动室,供社区各族群众交流娱乐。”刚走进武侯区洗面桥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李晓林便带着我们参观新设施设备,图书室里增加了很多民族读物,多功能活动室新增了两个LED显示屏、一台触摸式一体查询机、一台手提电脑,并更新了音响、投影机等基础设施。

在旁边的8号大院里,20多名志愿者正在搭建一个法制宣传平台。

“他们都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今天要给大院里的各族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李晓林介绍,在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创建中,洗面桥社区充分利用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资源,深入开展“校社协同”,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全面提升社区精准化服务水平。

借助大学生志愿者力量,洗面桥社区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各时间节点开展“漫灌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展广场设点普法宣传活动,举办民族政策专题讲座;组织实施好社区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通过集中开展各种活动,促进社区各民族增进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融。

今年初,社区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合作共建,针对社区多民族共居的特点,在社区建立了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洗面桥社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每天都有两名律师在社区坐班,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已为多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做到了维护各族群众权益不出社区,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暖心结对共建共享温馨家园

“钟大爷,这两天天气变化大,注意加减衣服哈。”每隔几天,双流区广都社区工作人员夏倩都要去看看钟政良老两口。

在广都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邻里互帮互助活动中,夏倩和钟政良老两口结为对子。70多岁的钟政良是甘孜州雅江县中学的退休老师,退休后居住在广都社区。

老人家腿脚不便,经常宅在家里。夏倩一有空就过去看看他们,和老人家聊聊天,有时候会帮他们买一些米、油之类的东西,感情亲如一家。

这样的“对子”在广都社区还有很多。广都社区居委会主任宋艳介绍,广都社区居住着大量从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退休的老干部。为此,社区注重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协商共治,始终坚持事由民理、策由民定、权由民用,全面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途径,增加角色定位,邀请少数民族志愿者、三州党支部的退休老干部加入社区民情问需服务队,担任民情问需服务员,营造各民族互帮互助共事氛围。

“我们生活在这里很适应。”74岁的格桑曲珍从甘孜州劳动局退休后居住在广都社区,现在她是社区“三州党支部”书记,也是甘孜州驻双流老年协会会长。该协会有969人,其中70%是少数民族,共产党员有450人。社区开展“百姓乐园”主题活动,协会都会积极参加,每次排几个节目,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唱歌、跳舞。

在社区的支持下,该协会的老人们还成立了“双流民族工作亲情服务团”,为居住在双流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各种援助和服务,促进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和谐温馨家园。

“三社”联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都江堰市朝阳社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室里,马善康特别显眼——正在做女红的一群人中,他是唯一的男性。大家正在赶制一批围巾,将作为社区“敬老爱老模范先进个人”的奖品。

工作室里陈列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民族手工艺品。

“这些都是社区各族群众一起做的。”朝阳社区居委会书记王远智介绍,社区在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建设中,坚持社团、社工、社区“三社”联动,积极构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朝阳社区经比选确定都江堰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服务,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刚开始我们搞活动,要挨家挨户上门去邀请群众来参加。”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尹茂波介绍,按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前期调研分析,社区项目组在朝阳社区组织开展了民族共学——羌绣、民族共乐——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共事——民族历史文化、民族互助——健康互助、民族志愿者——共同参与,5类共21节小组活动。每周二、周四在工作室举行固定活动,开始时人很少,如今只要在微信群里预报下活动内容,就会有很多群众自动前来参加。

朝阳社区通过专业社工组织开展各类民族交流活动,为居住在社区的各族群众建立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特别是增进了各民族对彼此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促进了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帮助,增强了各族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后记

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开展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是成都市在全面把握中央精神和充分考虑城市民族工作特性基础上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实践。新的探索转变了做少数民族工作以及给少数民族做工作的传统思维,将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参与城市建设作为新的工作导向,从单向转为双向互动,既积极引导汉族群众理解、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多样性、差异性,禁止任何歧视或排斥少数民族的言行,同时也大力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了解、认识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和法律法规,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市民意识,激发少数民族群众的城市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发展。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成都市充分发挥社区贴近群众的特殊优势,把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作为提升各族群众城市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适应民生的社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切实让各族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委统战部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社区 少数民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