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大江东:长三角一体化,民企做急先锋,政府当店小二

2018年01月23日 09:09 | 作者:郝洪 励漪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分享到: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布局全球竞争,民企主动作为,着眼“一荣俱荣”

上世纪80年代,江浙乡镇企业打破人才禁忌,跨越区域藩篱,到上海、杭州、南京聘请“星期日工程师”,寻找国企联营,是为了生存的迫切需求。今天,民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主动作为,除了自身发展需求,更增添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

“浙江、上海和江苏、安徽,长三角不同地域,产业要素的资源禀赋不一样,如何优化组合,这是企业能推动的,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只有区域资源更有效、更快速整合,企业才有更好发展。”在郭广昌看来,未来的竞争在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企业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升区域城市群竞争力,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

14257068998494496207

浙商、苏商、皖商或是沪商,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上海有60万浙商,遍布金融、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健康、时尚文化、地产旅游、精密化工等领域,拥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年利税超千亿元,直接形成就业岗位500多万个。

不少企业产业布局早已溢出长三角。复星集团截至2017年年底已在长三角累计投资超过2335亿元。其中,在上海超过1350亿元,打造了复星医药、豫园股份、上海钢联三家上市公司;在浙江的投资金额逾474亿,布局互联网和文化娱乐领域;江苏,是复星智能制造和药品生产大本营,投资也超过511亿元。

苏商刘强东的京东集团也加快长三角布局。在苏州打造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的“京东智谷”,在昆山推进智慧无人仓储建设,打造集团在全国单体最大的电子商务营运中心。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民企还有更长远的考量,志在参与全球竞争,区域服务半径越大,能量越大,企业发展空间也越大。

在去年底的“外滩金融国际峰会”和“钱塘江论坛”,郭广昌都重点提及金融“一带一路”布局。复星集团助推银联国际与葡萄牙商业银行(BCP)达成战略合作,实现欧洲首家本地金融机构发行银联卡。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是产业链接,也有金融链接。从上海出发,和全球金融机构合作,再从海外将技术带回中国,这是民企的梦想。

未来竞争在城市群,企业是区域一体化的真正推动者

在浙商论坛,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演讲,引发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深思。

他认为,今天,可以确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比如淘宝,作为最成功的传统零售业,是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今天看一个企业,要看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哪个价值环节,而不是处于哪一个产业、哪一个行业。越来越多的竞争力边界由国际型生产网络公司划定,而非由国家划定;在判断产业竞争力时,观察的也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城市群。

在他看来,中国迫切需要有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中央给上海提的排头兵、先行者要求,也是提给长三角的。长三角要做推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排头兵,凝聚创新知识全球化的桥头堡,参与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的先行者。

“一体化的最终要通过企业解决。企业是一体化真正的推动者,政府只是被动地创造条件而已。”政府所有的改革,说到底就是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环境,在更好的政务、产业和自然的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

长三角各地政府已在积极行动。1月12日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机制。

会议提出,共建内聚外合的创新网络,在长三角率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长三角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谋求新提升,先行先试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要抓紧提炼长三角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类似上海“放管服”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经验,取长补短、共谋发展——这让人想起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店小二”的比喻。

座谈会的前一天,1月11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2018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探讨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政府和企业正共同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政务、产业、自然这三大生态环境。

一切都已箭在弦上……

13642599022204660095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长三角 上海 区域 一体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