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周文:一个人的“绿色行走”

2018年02月12日 09:18 | 作者:熊灵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他不是一般的“背包客”。年过六旬,独自一人,历时一年,跋山涉水,总行程近万公里。

十一届省政协常委周文进行的“千里赣江生态文化考察”,是除徐霞客外,在江西历史上还没有过的“绿色行走”。

追溯行走的起因,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7月,周文卸任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职务。当年8月,江西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三省份之一,这一消息引来媒体争相关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江西:当美丽中国的领跑者》,《求是》杂志发表《以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读罢文章,周文站在办公室窗口俯瞰赣江,沉思良久———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怎么少得了红土地上的“母亲河”———赣江?他认为,“样板”就应该是范例、标兵,也是完美、卓越、无可挑剔的含义。江西能否当得起“样板”,赣江是标志。忽然,他萌生一个想法:做一回“背包客”,独自行走千里赣江,看看水到底清不清、山到底绿不绿、赣文化闪光在何处?

临行前,省委书记鹿心社和时任省政协主席黄跃金叮嘱他量力而行、保重身体。省政协办公厅为他开具了一年的“特别路条”。周文自己也定下“约法五章”:言行规范,不乱走瞎说、走板变调;求真务实,不摆花架子、蜻蜓点水;谦逊学习,不倚老卖老、指手画脚;遵规守纪,不贪图安逸、随心所欲;适可而止,不贪多求全、累己及人。

2016年10月,怀揣着“绿色行走”之梦,身形清瘦的周文出发了,第一站到赣州市石城县,探索“千里赣江第一滴水流出的地方”,赣源岽。

听说周文要爬赣源岽,当地同志纷纷劝阻:“那里地形复杂、人迹罕至,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当地人都没几个去过,来回一趟至少要摸爬滚打9个小时。”他没被吓倒,找到当地朋友做向导,取道赣闽交界的福建长汀县一侧,先乘摩托车到达山腰,弃车后竹杖胶鞋、手脚并用,一步一艰辛,终于攀上赣源岽顶。

无限风光在险峰!一线清水悄然无声,茂林深处鸟语虫鸣,一派原生态景象尽收周文眼底,“值得!”

逢山进山、遇水下河,历时整一年,周文遍访赣江流域的赣州、吉安、新余、萍乡、宜春、南昌、九江诸市近40个县(市、区);“走穿”赣江主河道,探看章江、贡江、蜀河、禾河、袁河、肖江等一级支流;登上沿途的赣源岽(鸡公岽)、黄坡嶂、大龙山、南风面、齐云山、天华山。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大卡车,竹筏、木排、渔船、运砂船……他全都用过。

一路“行走”,收获良多。

江西之美,美在绚丽多姿的山水生态。捧一把水洗脸,神清气爽;吸一口气润肺,甜到心底。“两江”(章江、贡水)之源的原始生态,八镜台前“三江口”的雄浑壮阔,“千年鸟道”的勃勃生机……周文沉醉地说:“山青风含笑,水绿作歌吟,我常想化为一根松针,在美妙的‘涛’声中欢欢起舞,常想化作一尾小鱼,在清清江水中游来游去。”

江西之美,更美在深邃厚重的人文底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郁孤台下细品稼轩词,别具况味;“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泷江湾头倾听遥远的文化故事,心驰神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湴塘村口咂摸杨万里的诗句,欲罢不能……

当年,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如今,“行走”千里赣江,深入考察生态文化的周文,在沿途留下脚印、留下文化思考,还留下诤言良策。周文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从小就唱《江西是个好地方》,这次“行走”更让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有了深切体会,对江西之美有了新的体悟。一路“行走”,他笔耕不辍,16篇散文悉数见诸媒体。2017年11月,结束考察活动的周文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交两份报告:《绿色中行走,美丽中陶醉——“千里赣江生态文化考察”小结》和《赣江干流梯级开发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针对部分地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仍然不强、生态优势彰显不够、全域旅游亮点不多、赣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提出建立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镇村污水和垃圾实施更严格的标准化无害化处理、整合赣江沿线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转移安置职业渔民、适时启动“江右文库”建设工程等建议。

鹿心社高度评价调研成果,批示要求省发改委(生态办)牵头进行针对性研究。黄跃金批示要求省政协相关专委会派专人跟踪落实情况。省发改委(生态办)牵头,会同省委农工部等9个省直相关部门和峡江县政府研究,形成初步落实意见;为办理“将峡江渔业队等职业渔民的转移安置列入赣江全流域生态补偿范围,还赣江鱼类更优良的生存环境”等建议,省发改委(生态办)专门实地调研,并在沟通、研究并上门征求周文意见后形成专项情况报告逐一分解任务。“省领导和各部门如此重视,体现的正是‘绿色崛起、担当实干’的气度和精神!”在最近一次政协会议上,周文谈起这次“绿色行走”,有人脱口而出:“老周,你都成‘徐霞客’了,是当代‘徐霞客’、咱江西的‘徐霞客’!”一片掌声自发响起……

2017年临近中秋节,周文“走”入赣江下游,搭乘混装货轮,随6000吨黄沙,自丰城顺流而下,夜宿南昌,船不离水,人不离船。

船老大与他打开了话匣子:“在水上讨生活十几年,喝过数不清的江水河水,还是赣江水最干净清甜;夜行过那么多城市,还是南昌一江两岸的灯光最好看。”

在新余市,周文和乡亲们同坐板凳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盛况,一起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布局喝彩叫好。

在吉安市,他结识了年过七旬的老水利专家蔡晓鸿,精诚合作完成《赣江干流梯级开发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

在遂川县营盘圩,他和“护鸟英雄”曾昭明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一路走来,发现生态立省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共识共为都已形成……”周文叨念的行走见闻,正是红土地上的“绿色交响”昂扬的激越一幕。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周文 生态 赣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