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李霭君:张开臂膀迎接台湾青年回家

2018年03月14日 10:37 | 作者:韩雪 齐波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交流是青年一代共同心愿

记者:多年来,民革中央交流联谊的对象大多是台湾青年朋友,为什么会将台湾青年作为交流联谊的主要对象呢?

李霭君:我们从2004年起不断开展创新的交流形式和项目,大多以台湾青年为主,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台湾青年。对照2017年“加强与台湾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意基础”的对台方针,其实民革一直都是这么做的,都是在和台湾的基层民众交流。

我个人在这过程中,接触了太多太多的台湾青年,跟他们很多人都成了可以交心的好朋友。有时候想想真是挺幸福的,做这件事不光是出于责任和使命,也是一份份的小确幸。记得有一个参访团的普通团员觉得我像妈妈一样,当时就认下了干妈,就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后来他回到台湾后,自己遇到一些感情上的苦恼,过不去的时候给我发微信倾诉,我就一直开导他。前年,我去台湾。他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和女朋友一起来台北看我,告诉我他们要结婚了。那种替他高兴的感觉,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其实我的睡眠一直不太好,但是从来不愿意关手机,都是24小时开着。就是愿意出让自己的时间给他们,也想让他们要找我时,能第一时间找到我。

我总相信,无论什么样的隔阂和距离,都不要怕。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让青年人自己多来走走多回来看看,他们有判断事实能力,能看得清真相。

而且,台湾青年是认同自己是中华儿女,他们再看到大陆这些年的发展,愿意接受先进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理念,同时还有那么多的惠民政策实质性支持他们回来,很多人就会认定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在大陆。对我而言,张开双臂,给他们亲人般的热情和照顾,是该做、能做的。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也许只是来大陆看一看,充实个人经历和认识,并不一定要留下。也没关系,他们只要来,我们就给创造条件,让他们把对大陆的真实认识,带回台湾去。

记者:在帮助台湾青年实现在大陆求学、就业、创业理想的过程中,您是怎么做具体的工作呢?

李霭君:我不愿意用工作这个词来形容我与台湾青年之间的交流,是因为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是我最开心的事,而不仅仅是工作。

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出台发布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就是从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进行考虑。

在帮助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沟通协商工作,主要是提前跟企业进行协商,提供岗位的企业除了民革党员的企业还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有社会责任,也愿意吸纳台湾青年在企业发展,而且能够来实习的台湾青年是非常优秀的。去年我们提供的70个岗位就有800多位台湾同学报名,实习结束后,有60个岗位可以转化为就业。

在管理上,我们也是力争做到事无巨细。给他们上保险、买车票,第一天会去机场接,还会在进入实习岗位前,提前带他们熟悉从企业到住地的路途,因为是第一次来,真的要考虑得细致。在实习结束后,还会有一周到基层的体验式交流,带他们去听庭审、看社区、参观工业园区,帮助他们从各个细微的视角充分了解大陆。

很多实习了一个月的台湾青年会在实习结束后,在认可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岗位、周边的环境,也对薪酬比较满意的情况下留下来。其实很多企业很喜欢台湾青年,他们特别优秀、踏实。我发现,每年实习结束后,这些孩子写的实习报告加在一起都有400多页,摞起来有那么厚。

特别想说的是,体验式交流真是非常重要。一般的参访或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过后,彼此之间还是很少往来,没有共同的交集可以产生,无法在情感上进行对接,如果没有人去做持续的联系跟维系,就起不到“心灵契合”的效果。

所以在行程设置上,我们确保要台湾青年不仅看到上海、北京这些处于中心的大城市,还要去看看比较偏远的地区和最基层的社区,了解很多人辛苦努力拼搏的状态。这样,他们才能全面了解大陆,才能找出自己在两岸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方位。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台湾 青年 交流 民革 两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