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工作培训班综述

2018年05月04日 10:33 | 作者:毛立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以更高的视野 打好履职基础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工作培训班综述
人民政协报记者 毛立军

4月23日,已过中午12点,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文华楼4楼大会议室里。台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黎明一边播放着PPT,一边用充满深情和激情的语言讲述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引,正确处理好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台下,200多位听众聚精会神地听着,不少人还拿起手机将PPT播放的内容逐一拍了下来。

这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工作培训班上的一个镜头。4月23日到4月27日,新一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15个副省级城市的地方政协民宗委干部齐聚北京,通过聆听授课、座谈讨论、相互交流等方式接受培训。培训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办。据了解,这是新一届全国和地方政协民宗委的第一次集中培训。

开局之年打基础

4月23日上午,在培训班的开班式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谈到,“今年是本届政协开局之年,汪洋主席要求各专委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熟练掌握政协工作特别是专委会工作的特点规律。为落实汪洋主席指示精神,根据2018年全国政协工作计划,经全国政协领导同志批准,我们举办此次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工作培训班。”

王伟光表示,2018年,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完成全国政协2018年工作计划中民族宗教领域相关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做好新时代政协民族和宗教工作。

王伟光还强调,政协民宗委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基础上,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把民族工作的侧重点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把宗教工作的侧重点定在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上。努力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视野更开阔认识更深刻

“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这是参加培训的委员和地方政协民宗委干部对此次培训的一致感受。培训班共精心安排了9节系列课程,除罗黎明之外,十二届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朱维群、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也应邀授课;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5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一流专家学者作了相关专题授课,内容涵盖民族宗教领域热点问题、扶贫攻坚、中国宗教关系的历史传统、世界宗教现状、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体现了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这次培训班有三好。一是时机好。全国及地方政协刚刚换届,全国和地方政协民宗委吸收了许多新鲜血液,大家急需这样的机会。二是质量好。全国政协民宗委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精心选择了授课专家、授课内容,既有理论的概括与思考,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操作和总结。三是服务管理好。完善周到的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果。大家普遍感到,经过了5天的学习,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深了,看待民族宗教问题的视野开阔了,做好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信心增强了,与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民族宗教工作者的感情更好了。”青海省政协民宗委主任王化平说。

“填补了短板,弥补了弱项。”作为宗教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代俊峰参加培训可谓感触深刻。他坦言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的短板是如何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谈政治、讲经济、国际局势研究是我们的弱项。与之对应的是政协委员履职、人民群众企盼不能因为我们的短板和弱项而懈怠。“这次培训让我深悟,有事多商量就要积极寻求平台和机会;有事好商量要立足于政协的性质地位,不靠说了算,要靠说的对;有事会商量,就要夯实商量的知识能力和群众基础,建睿智之言、献有用之策。”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4月25日晚上,培训班分成5个组进行分组讨论。在4月27日下午的结业式上,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三位地方政协民宗委干部代表各组做交流发言,畅谈了学习体会,并就进一步做好全国和地方政协民宗委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着力增强“共同体”意识。上海市政协民宗委专职副主任徐梅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两个“共同体”意识,一是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建立起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另一个是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种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蕴含着中国智慧。这两种“共同体”意识其实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不可孤立而存在。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全球的问题,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共同应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身份意识”,没有“民族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因此,两个“共同体”意识的确立和认同,是做好新时期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前提。

——注重政协平台优势的发挥,着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如何运用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的优势,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的课题。

——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在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价值体系、丰富内涵与各宗教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内在关系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因势利导,在“导”字上下功夫。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促进各宗教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做好以上引导工作,前提条件是指导思想要中国化,还要重视调动各级党和政府的主导和执行力量、从事社会科学特别是宗教学研究的学术界力量和各宗教团体的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引导使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宗教 民族 工作 全国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