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旅游富民“直通车”开进村

2018年05月15日 15:38 | 来源:新疆日报
分享到: 

依托位于喀纳斯景区和五彩滩景区之间交通沿线的优势,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托库木特村推行“旅游+”增收模式,引导群众搭乘旅游富民“直通车”,该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1.49万元。

“喀蜜瓜”香飘全国

这几天,每天清晨8时,村民柴志鹏都会扛着铁锹,准时来到离家不远的哈密瓜种植基地,布尔津县林业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协调农业局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给15亩哈密瓜田上农家肥。

柴志鹏去年种植12亩10个品种的哈密瓜,产量突破1.8万公斤。他说,哈密瓜一半在瓜摊上卖给游客,另一半借助电商渠道空运到全国各地,产值达4万元。

自2016年初开始,依托党的惠民政策,托库木特村在驻村工作队协助下,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起30个瓜棚,让村民自产哈密瓜直接销售给游客。去年,托库木特村申请注册了“喀蜜瓜”品牌商标,并通过微信、QQ、电商、新闻宣传等“互联网+”模式,大幅提高“喀蜜瓜”的知名度。

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传文介绍,像柴志鹏这样依托互联网销售哈密瓜脱贫致富的村民超过百户。工作队还帮忙联系圆通、邮政等快递公司在瓜摊旁设点,现场包邮包送;给每个瓜摊精心设置了二维码支付牌,打通了支付和物流渠道,增加了销量。借助“互联网+”平台,该村把一些特色农产品销到了全国各地,销售额超过百万元。

农家乐美名传扬

“今天农家乐来了30多个深圳游客,他们点了特色菜,都说好吃还会再来。”艾上桢农家小院刚开门,游客就已慕名而来。在旅游季里,村里农家乐门口都停靠着一排排旅游大巴车。

“当初开办农家乐时,游客也不多,担心有风险,常常到半夜都睡不着。”村民艾上桢说,是工作队实施的“一村一品”工程给自己壮了胆、撑了腰,自己只管种好田、做好菜,技术有人教,游客帮着引,农家乐年纯收入从1万余元增长到10万余元。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艾上桢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典型。

村民周利在工作队的宣传引导下,看到了商机,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建起农家乐和大型停车场,还与2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长期合同,每年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300至400人次。经过两年的发展,农家乐从初办时纯收入20余万元增加到40余万元。

现在,周利和艾上桢的农家乐已小有名气,不少当地、外地村民慕名前来学习。“只要有人来找,我都毫无保留地给他们介绍创业经验。”周利说,“靠着党的好政策和工作队的帮助,我才从贫困中走出来,要发挥作用帮助更多的人脱贫增收。”目前,该村有13家农家乐,户均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

特色养殖助增收

“现在不少村民跃跃欲试,主动联系村干部,希望加入到特色种养殖中来。”村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传文告诉笔者,“我们村合作社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全村已有13户村民加入水产养殖合作社。”

“5月就是旅游旺季了,也是水产品销售逐渐升温的时候,我家有两个池塘,重点养殖河鲈、大鲫鱼等水产品,最高时可以卖到50元一公斤。”冷水鱼养殖户王心洋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布尔津县水产局也不断加大对渔业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村里的水产品产量逐年上升,养殖户的钱袋子也不断鼓了起来。

而今年60岁的王延辉和别人走了不一样的脱贫路。王延辉说:“工作队推荐我养殖鸸鸟。这种鸟外形特别漂亮,我们地处旅游沿线,养着供游客观赏也是一种风景,用鸸鹋蛋壳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很受游客喜爱。”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旅游 工作队 农家 游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