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多边场合如何讲述中国的“有所不为”?

2018年12月10日 09:0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通过“不搞”“不可取”“要不得”等表述传递中方观点,习近平为国际热点问题点出了“病灶”所在,亦清晰表明中国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的态度,以及中国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持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的努力方向。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7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回应疑虑,以“六不”解释“中国实践”

针对一些疑虑和误读阐释中国的“有所不为”,习近平以一种更清晰明确的方式为外界释疑解惑。

针对外界关于中国贸易政策的误读,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他并拿出了扩大进口的实际举措。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他指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这些反复阐释,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了更多确定性。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为习近平同与会各方会前在迎宾厅集体合影。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如何看待中国向世界提供的这个公共产品,避免曲解或误读?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明言“三不”——“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在巴新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他再提“三不”——“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不会关起门来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说的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在向外界持续释放这一倡议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信号的同时,习近平以此“六不”单刀直入解释中方立场,为倡议划出了清晰的“行为边界”,有利于消除关心“一带一路”建设的人士对倡议的疑虑,凝聚更多共识。

回应关切、回应热点、回应疑虑,习近平在多边外交场合以一种清晰思路、确切表达划出中国“有所不为”的界线。从中方角度来说,这让中国态度和中国声音都更明确,可以让外交资源得到最大限度使用、最小程度折损,推动中国外交行稳致远;从外界视角看,也有助于世界更到位地理解中国的理念和作为,降低因误解误判产生的分歧成本,注入更多确定性,带来更多合作成果。(完)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习近平 多边场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