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农村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大短板

委员专家呼吁:“十三五”期间养老投入重点应在农村

2018年12月11日 19:21 | 作者:李木元 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11日(记者 李木元 徐艳红)在12月9日至10日于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端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低,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短板。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王培安表示,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18亿人,占总人口的28.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8亿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约为6000万人。

王培安指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王培安认为,从当前到2035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期,也是社会抚养比相对较低、老年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时期;是应对老龄化战略和战术储备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加快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同样表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短板在农村。她建议,“十三五”期间,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投入重点放在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养老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引导社会养老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孤寡、高龄、失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倾斜。大力推动互助式养老,鼓励探索可持续的、不同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农村老年活动中心、互助幸福院以及日间照料中心等,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农村养老护理中心,由收助五保户转向同时收助失能人群,解决农村失能老年人护理问题。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表示,尽管我国养老服务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政府责任和政府角色并不明确;现有的政策和制度是碎片化的、是零散的,而不是完整和系统的;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然而满足这些需求的政府体制则是分割的,从而导致思路不一致、利益不同、政策和制度不协调,等等。

“应对老龄化的机会窗口很快就将关闭,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乔晓春认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以及各类政策的配套和各种资源的整合。养老服务需求是一个多元化且相互依赖的整体,单纯一家政府部门是无法构建出整个体系的。

论坛由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和北京精民社会福利研究院主办,共分四个板块,分别为主题论坛、对话论坛、交流论坛和研究论坛。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养老 农村 服务体系 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