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融资何“憔悴”

2019年04月18日 08:40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制造业企业贷款其实利率并不高,但融资担保、评估、过桥等费用叠加,就把综合成本推上去了,比如一笔贷款利率5%,担保费需要2%,再加上抵押物监管费和2%左右的过桥费,成本最后能达到12%甚至更高。”跟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一周,收获信息之多,聆听观点之深,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唯独上面这段人民银行地方支行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仍然在记者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制造业企业不易,融资更不易,这么长的融资链条,说到底要达到的目的只有“我信你”三个字。而让银行信企业,真的不是容易事。

企业经营得很好,只因为被贴上“两高一剩”标签,银行对这类原本是“好朋友”的企业有了戒心。一家自身经营不存在问题的好企业,为了让银行认可,不得不穷尽抵押、担保、家属联保之事,大把时间,憔悴于增信之事。银行同样有苦衷,即便企业符合贷款标准,但信贷员考核标准有框框,金融服务传统优势企业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政策辅导。

企业经营很辛苦,利润被产业链上游企业摊薄。为了给员工一份工作,有的企业选择薄利前行。比如,广西柳州是汽车加工“重镇”,但算上所有车系,调研小组在一家汽车加工企业听到的净利润率是0.19%。以一辆车售价12万元计算,加工企业拿到手的净利润是228元。如果只看新能源汽车且刨除补贴,这228元可能都没了,生产一台赔本一台。听到这里,好几位调研组成员几乎脱口而出——企业成了给银行打工的了。

与企业融资相关的,还有其他几种情况,但比起上面两种情况,有一类企业的情况是让调研组成员欣慰的,那就是既符合环保标准,又符合发展新动能的龙头企业。在座谈中,你能明显听出来,来自这些企业的代表语速和缓,不慌不忙。他们能够熟练驾驭境内外各种金融工具,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企业的核心优势和前途。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中,能感觉出自信,更能感觉到金融在他们心里分量是合适的,而绝不是企业发展的所谓“命脉”。

将本求利,借钱总是要还的。其实无论企业还是银行,抑或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观察者”,都对借钱这件事有判断标准。一路上,本报记者也在思考,把身家性命全部拴在银行身上的企业,是否真的还是银行应该服务的对象?就像委员说的,政府和银行如果是企业发展的“ICU”,那么这样的企业存在是否还有必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愿制造业企业在银行眼中,都是有花堪折。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制造业 企业贷款 融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