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张世洪:用心用情,授人以渔

2019年12月03日 13:44 | 作者:侯馨远 | 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侯馨远)“滴咚咚滴咚咚……”微信语音通话铃声突然响起,守在手机旁的记者急忙点下接通键:“张老师您好!……”

记者口中的“张老师”,是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张世洪。本以为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采访,因为津巴布韦当地断断续续的停电断网,前后持续了整整三天。“白天基本没电没网、也没水。喝的井水干了,好几个月没下雨了。”电话那边,张世洪淡淡一笑,“早就习惯啦!”

接受采访时,张世洪本期在津巴布韦的援助工作刚满一年。这已是他第二次来到津巴布韦,第三次来到非洲,即将开始援非生涯的第六个年头。在中非合作论坛精神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派驻农业专家小组,成员专业覆盖农学、园艺、渔业、农机、灌溉、畜牧兽医等多个领域。2018年11月,张世洪和其他9位高级农业专家一同进驻津巴布韦,为当地政府、企业、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农业调研、项目示范等多方面支持。

养猪专家指导猪肉食品分级。

扶技:“中国专家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

作为养猪专家,谈起关于“猪”的那些事,张世洪如数家珍:“刚来这儿时,全国只有接近30万头猪,不足我们国内有些县的生猪出栏量。”提升生猪品质、提高养殖水平很快列入张世洪的工作日程。

“这里很多公猪不阉割,不利于品种、肉质和饲养效率提升。”张世洪介绍。改变当地固有饲养习惯,提升生猪养殖专业水平,规范技术流程,成为援助工作的切入口。在与津巴布韦畜牧业发展司和生猪生产局的紧密合作下,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标准化种猪场建设、地方猪种培育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联系资金设备支持、设计标准化猪场、提供优质精液、示范技术……事无巨细,张世洪都一件一件放在心上:“提供给农民的人工授精精液免费,精液品质好,小猪生长速度快。我们还把‘中国援助’标志漆在猪圈墙上,打出中国技术的品牌形象。”目前,已在津建立生猪人工授精示范场(户)16个,推广精液200份;建立生猪人工授精站一个;设计标准化种猪场一个;正在利用地方猪种MUKOTA培育新品种,已组建种猪核心群。

“中国技术”很快赢得了当地的信任和赞誉。一些养殖设备从中国运来,中方厂家无法上门安装,说明书又都是汉语,当地企业津方技术人员只能守着崭新的设备一筹莫展。“我们专家就去帮他们安装。刚开始企业津方还不太相信我们,确实也有点挑战性。但我们还是把设备装好运行了,他们很感动。”张世洪回忆道。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有的津方企业经理技术人员抢着“拜师”:“中国专家技术好,耐心热情,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

得到认可后,张世洪并没有止步。他常讲,国内出来的专家,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精神。生猪品质提升了,他又开始琢磨起了猪粪:“津巴布韦土地很多,最大障碍是缺水,第二是缺肥料,肥料价格高,是国内的2到3倍。我给他们建议,将猪粪和种植业结合,搞种养结合、生态发展的路子,被很多猪场采用,既减少了肥料投入和成本,又提高了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为了让中国技术惠及更多津巴布韦人民,张世洪带领专家组,与津方农业部教育培训司联合,一方面在8所农业大学、农学院开展大型联合巡回培训;另一方面下乡做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当地农户提高生产力。畜禽、蔬菜、玉米麦棉生产,口蹄疫预防……农户需要什么,专家就带去什么;农户有什么疑问,专家就解答什么。目前已培训当地农民1000余名,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

张世洪(右二)在津巴布韦全国农业展览中,向观展者展示中国美食。 资料图

献智:养猪专家变身“川味大厨”

“大家都来尝尝,正宗川味!新鲜出锅的猪肝、猪蹄、猪头肉!”看到学员们有点犹豫的眼神,张世洪继续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自己亲手做的家乡美味。“养猪专家”为何变身“川味大厨”?

辛苦烹饪许久,满身是汗的张世洪,可不仅仅是想让大家感受“舌尖上的中国文化”。“这是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培训!”张世洪向记者细细解释个中缘由,“和牛羊肉、鸡肉比,这里猪肉消费比重低些。猪内脏每公斤只卖2-3元人民币,价格很低,大大降低了生猪价值。”看着辛苦养出的猪被“贱卖”,张世洪有些心疼。如何提升生猪产业价值链?他敏锐地意识到,改变饮食习惯、普及消费是关键。

津巴布韦和中国的饮食文化差异较大,猪肉烹饪以烧烤为主,撒盐烤熟就上桌;而猪内脏鲜有人问津。张世洪经常跟身边的津巴布韦朋友叨叨:“这些东西其实很美味,你们饿了,为什么不吃?”见自己的牢骚没人回应,张世洪干脆置办了一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亲自掌勺,当起了“大厨”:“不吃,是因为不会做,我就做给他们吃!”

征得津方生猪生产局同意后,张世洪办了几期培训班,专门讲猪内脏及附属物的加工烹饪,并邀请津巴布韦同行和学员共享美味。大家渐渐由开始的犹豫转为对中华美食的“赞不绝口”,有学员感叹:“这是我吃过最好的美味!”生猪生产局的一位妈妈,舍不得吃自己那份,说要留给孩子吃,还坚持和张世洪合影留念。

“猪肉消费比重不高,还因为保存能力弱。”张世洪分析道,当地农村用电不便,冰箱保存猪肉不切实际,“我们中国养猪有五千年历史,过去也没电,怎么办?家家户户都做香肠!我就把广味和川味腊肠带来,给他们尝,都说这办法好!”

诚然,从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到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但张世洪坚定地认为,久久为功,敢于迈出第一步很重要:“学员品尝后,带回家自己弄,就会影响身边的人。我常和这边生猪生产局、生猪养殖协会说,这个有用!”

“有用”的不只是中华美食。张世洪还带领专家组,介绍中国现代农业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讲解“中国经验”;另外,积极开展调研,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还与当地农业经济和市场管理部门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农业风险控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等课题研究。“我们会与中国学者、政府官员交流课题,也会参照中国成功经验,为津巴布韦农业部门提供参考建议。”张世洪介绍。

张世洪(右)现场示范生猪人工授精技术。

交心:“授人以渔,才更有价值”

谈及多次援非的原动力,张世洪坦言:“这么多年了,还是有援外情结。国外和中国是两回事,对专家来讲,脱离家庭和原单位,重新适应国外受援国文化、工作和生活条件,确实不易,需要面对和解决许多新问题。”对津巴布韦和当地人民,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能自如地与当地人交朋友,是张世洪最有成就感的事。在津巴布韦,每位中国专家都有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都可以随时随地、非常自如地与当地人交流。多年援津,张世洪与当地政府官员和民众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感觉和在中国没什么区别,邮件经常发来发去;当地人还会专门邀请我去参加婚礼。”

最近,闲不下来的张世洪又开始琢磨新项目了,这回他思考得更长远:“中国对津巴布韦的粮食、资金和设备援助都不少,但有些并没有特别好地发挥作用。这些资源该怎么用?需要探索一种自发地、滚动式的发展模式。”

“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建设项目是张世洪正带领专家组探索的解决方案,项目将选定农户,注入资金,并给每个农户匹配一位专家,持续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特点是,参与的农户均须签订‘三方协议’:例如农户A申请援助,须与农户B、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签订协议,1-2年后,待农户A的产业得到提升,就必须按照协议要求,无偿带动农户B发展产业,由此形成一种‘传帮带’的滚动式发展机制。”张世洪介绍。目前该项目准备工作已就绪,待与农户签订协议。

聊起带给津巴布韦最有价值的东西,张世洪不假思索:“最有价值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自力更生的精神。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切实帮助当地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授人以渔。”时时处处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像操心自家事一样琢磨长远发展之计,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张世 津巴布韦 生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