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要闻 要闻

新时代新三生,三生共赢到三生创融耕育提升

2020年05月29日 13:53 | 来源:中国生态产业网
分享到: 

一、 推动“新三生”生物优选、生存赋能、生命健康发展模式

“新三生”是在生活、生产与生态“老三生”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和要求,不断融合和提升,逐渐演变成为新时代的生物、生存、生命“新三生”。新三生不是替代,而是兼容和并举,新三生、老三生以及原三生(三生万物)共同组成了“大三生”(耕育三生)的“三生创融”。新时代耕育发展模式的原则是遵循耕育伦理道德,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生命健康社会。

“大三生”(耕育三生)从定义到内涵和外延分成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以“三”为轴线延伸出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出三个分主题。每个分主题都有独立概念,共同融合组成了“大三生”这个大家庭。

第一个层面,是三生理念创立发展的3个阶段:1.“原三生”,是二十一世纪(新世纪)前,依托2500年前古文明的道德经“三生万物”、“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理念基础上建立原生概念;2.新世纪“老三生”,倡导生活、生产与生态的“三生共赢”;3.新时代“新三生”,是现今生物、生存、生命“物命存生”。

第二个层面,是三生理念与耕育融合的3个阶段:1.耕育田园、耕育农法、耕育康养(健康与素养);2.耕育文化、耕育文明、耕育伦德(伦理道德);3.耕育农业、耕育美膳、耕育足迹(大足迹);

第三个层面,是三生理念在农文康旅领域扩展和延伸的3个发展阶段:1.生态食材、中医农业、有机质农业;2.农耕文化、生态保育、文旅地标;3.生态餐饮、耕育食德、美食地标。

1

二、 生物工程是生态农业、健康产业的基础

生物农业与有机质农业、耕育农法结合,推动微生物肥料和中医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促进化肥替代活动,生产更多的生态食材和生态原产地农产品,为人类生命健康创造饮食健康条件。

三、 修复土地、复育环境,提高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能力

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组成和质量的优劣都与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投入产出失去平衡,随之而来的是化学污染,土壤板结,土壤理化性状、团粒结构破环,保水保肥能力能力、透气性、酸碱度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营养失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变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健康食材的需求,引发对土地的数量和土壤质量都来越高的需求,维系优质可持续利用的健康土壤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脱胎于传统农耕的有机质农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2

“有机质农业”是以农业种养循环、种养平衡为基础,以农田废弃物还田为手段,提高和保持土壤较高水平的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和利用能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发展之路。“有机质农业”与耕育农法相结合,在保持传统农业技术、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利用微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多种技术,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采用中医农业方法和中医农业投入品应对种植生产中出现的病虫害、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畜禽疾病防控治疗问题,推行生态生产方式。强调精耕细作,精心精准,精品优品技术生产要素。

有机质农业倡导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即根据当地农田的产出、市场需求以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配套布置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就地或就近利用农田产出食物和副产品发展养殖,减少养殖业需求的农副产品运输距离,为养殖、加工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料还田提供方便。土壤有机质缺乏是土壤万病之源,几千年来的传统农耕,土地生产的农作物为人类提供食材,当人类和动物吃完的排泄物都要归还给土壤,农作物的秸秆也要归还给土壤,一方面是把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从农作物带走的生命元素重新归还给土壤。每年施入农家肥,土壤有机质丰富。但是近几十年,我们依赖于使用化肥生产农作物,带走了土壤的生命元素,不把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人和动物排泄物还给土壤,只从土壤索取生命元素,而不归还,这必然导致土壤当中的生命元素不断流失,引起生产的农产品严重缺乏生命元素,当我们的食材缺少矿物质和生命元素的时候,必然导致慢性疾病和亚健康发生。

四、 生命科学促进健康中国稳步发展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健康的科学。包含营养与健康、植物与健康、动物与健康、微生物与健康、遗传与健康、生殖与健康、生物技术与健康以及环境与健康,体现生命科学与健康的关系。

3

(1)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标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

(2)继续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全社会动员,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建立国家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打造健康环境。主动学习掌握环境与健康素养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

(3)“人人享有健康环境”理念,普及环境健康知识, 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加强伤害监测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五、 “新三生”“三生创融”产业融合、跨界融合发展模式

“三生创融”(耕育融合)是耕育三生创新融合的简称,“耕育三生”大三生也是“耕三生”(“老三生”)与“育三生”(“新三生”)、“原三生”的集成。“耕育三生”既包括“耕三生”的生产、生活、生态,也包括“育三生”的生物、生存、生命以及“原三生”的三生万物理念。“三生农业”是集成了新、老、原 “三生”理念的的双融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生农业”双融一体化发展模式具体是:新、老、原 “三生”的农业产业融合、跨界融合,以及“三生农业”标准、质量、一体化发展模式,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康旅融合产物,是农业与教育、美食、中医药跨界融合结晶;是标准、质量、品牌一体化发展模式,也是生态高质量发展模式。一体化发展模式按照标准兴农、质量富农、品牌强农的要求,扎实推进生物农业投入品替代化学农药和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积极探索开展“耕育农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作者孙建系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