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要闻 要闻

耕育农庄:促进三生农业耕育田园多功能发展

2020年06月13日 17:03 | 来源:中国生态产业网
分享到: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城镇居民承受着快节奏的生存压力,普遍怀有回归自然、缓解压力的欲求。农业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直接接触的经济活动,而且耕育农庄形成的田园景观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通过观光或直接参与农业活动,人们不仅可以得到休闲,还可以获取审美和教育的效果。在得到身心健康的同时,建立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农庄又称庄园、农场、农业生态园区。据《中国通史》记载“庄有各种别名,如庄田、田庄、庄园、庄宅、庄院、山庄、园、田园、田业、墅、别墅、别业等名称,实际都是一个农业生产单位。”欧洲中古时期的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型态,除了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满足多种需求的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主的管理机构。

微信图片_20200613170559

一.“耕育农庄”理念与发展前景

“耕育农庄”是依托耕育农业耕育农法技术,以耕育田园为载体,以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耕育文化为灵魂,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责任。采用中医农业、有机质农业生产方法,在种养生产优质生态食材和农产品的基础上,扩展庄园的休闲旅游、饮食康养、运动体验、亲子教育等多功能服务。融合生态农业园区团体标准与耕育文明理念,通过“耕三生农、文、餐、旅”手段,达到“育天人身、心、养、康”目的。为婴幼儿青少年儿童至老年群体提供综合服务。形成集农业生态生产、深加工与休闲旅游、康养亲子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基地。

耕育农庄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理念指导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庄园多元化、多功能性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将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质量作为全球环境保护、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认为农业生态系统而是生产食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耕育农业是在“刀耕火种”原始农业之后,从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有机质农业,到石化产业“西方模式”的现代农业,再到航天信息“物联智慧”的未来农业精粹优势的集成。耕育农庄以田园牧歌农业为载体、集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依照人类的需求理论,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层次中,提升人们的高层次生态综合需求,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天然苛求。耕育农法是耕育农业的生产中采用的三生农业技术和方法,三生农业耕育农法是耕育田园多功能农业和耕育康养的基础,耕育农庄有机质农业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二、 生态农庄团体标准已经发布实施

据了解,2019年5月19日,在“中国美食地标保护暨全国餐饮地名库建设”大会上,发布了《生态农庄(庄园)、农场》团体标准。生态农庄团体标准和此前发布的生态农产品(生态食材)团体标准都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作为第一起草人,生态农庄团体标准专家孙建主要主持参与,由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中咨国业规划设计中心、贵州省有机农业学会等单位共同起草和发布实施的。

微信图片_20200613170626

三.耕育庄园与三生农业融合发展

“三生农业”是新时代耕育三生理念与耕育农法、有机质农业融合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新三生”指新时代的生物、生存、生命;“大三生”是新三生和老三生以及原三生的三生万物共同组成的“耕育三生”。“三生农业”是生生不息、持续更新提升的农业理念,“三生农业”伴随着“三生”理念的发展,其内涵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三次更新。第一次是2000年前创立的原“三生农业”,是按照“三生万物、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理念与有机质农业和耕育农法结合的农业。第二次更新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新世纪”,依托生活、生产与生态融合“老三生农业”。第三次是进入新时代按照新变化和要求,与新时代的生物、生存、生命融合后的耕育三生基础上的新“三生农业”。

四.耕育农庄是耕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耕育体系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农耕、生态、劳育、美育、伦理、徳智等教育学科,与耕育技艺、耕育康养、耕育美膳、耕育品牌共同形成耕育伦理道德与耕育文化、耕育文明大家庭。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的作用就是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事实上,实际上农业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农业的多功能性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应该在市场体现出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升级,在满足人类基本食物生产功能基础上,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具有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主要是指农业与农村也可以成为城市的康养基地,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消费场所,也可以成为城市养老产业的发展基地。农业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拓展,农业同时具备多项功能的特性。 耕育农庄与三生农业相辅相成,“三生农业”是新、老、原三个“三生”的农业产业融合、跨界融合,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康旅融合产物,也是农业与教育、美食、中医药跨界融合结晶;三生理念在农文康旅领域的农耕文化、生态保育、文旅地标;生态餐饮、耕育食德、美食地标拓展和延伸,促进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00613170649

五.耕育农庄为耕育田园发展提供了制度和管理职能

耕育农庄是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和乡村旅游的融合提升。农庄的田园养育了我们,田园是我们中国人灵魂的栖息地之一,回望传统的田园,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能舒展人们心里的紧张和阴郁。耕育文化依托生态保育和现代文明演化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耕育体验融合了农耕教育、生态教育、劳动教育,美艺教育、伦理教育,徳智教育等理念,把耕育文明与耕育文化、耕育农业、耕育农法、耕育田园共同形成青少年儿童的耕育研学和婴幼儿亲子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观、生态观、文化观。

近年来,全球中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全国选定建设了一批全球中医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部分基地借助于耕育农庄模式,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生态教育体验工作。目前已经确定并初具规模的基地有中部地区(安徽颍东区、河南驻马店市)、西部地区(成都、酒泉市)、东北地区(四平市)、南部地区(丽水)、东部地区(青岛平度市), 其中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中医农业生态投入品,在戈壁设施农业、盐碱地改良等方面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耕育农庄、田园体验”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耕育农庄+康养”融合理念与发展

人类从古代农耕进化到耕读,现今已进入耕育时代。育是保育、育人。耕是躬耕、耕莘。耕莘是躬耕于有莘之野,相当于现在的耕育农庄基地。据《孟子》记载,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伊尹曽躬耕莘野,后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城北之地一度被称为“伊田”。“三生康养”是新时代耕育三生理念与耕育康养、三生农业融合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三生康养”是生理、心理、哲理集成的健康体系,是用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辩证法看待健康问题,按照《黄帝内经》理念,“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康养是外部环境与人的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健康即生理、心理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养生是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对身体和心理进行养护;“康”是目的,“养”是手段。

七.耕育农庄促进青少年儿童耕育体验健康成长

耕育农庄是耕育体验的载体,人类要反思传统的生产、生活、生存模式,系统思考和建构耕育新体系。体验是人们以一种方式来度过一段时期,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形成可记忆片段。体验教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老子、孔子、王阳明等古圣先贤,教育必须与劳育、体验结合。以行求知,在体验中学习。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耕育农庄的劳育理念,通过体验场地营造体验活动,激发生命潜能、陶养健全人格、体验人生幸福和人生乐趣。青少年儿童田园体验,有助于心理需求和健康成长,以田园劳作活动为载体,用作物、动物的生长过程,促进学生在与自然和谐、心情舒畅的环境下生长、发展,提升伦理道德和健康素养。将课堂融入大自然、田园等更有趣味性、更有意义的地方,促进书本与田园实践深度融合,为他们强身健体和未来更好地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耕育农庄的田园体验具有生态教育价值,也是劳育、美育的载体,在田园体验现场,时时处处人人全息沉浸、感动生命,倡导生态多样性。田园体验教育实践倡导顺应学生天性,通过关注土壤、水分、温度等是否适宜,作物播种、成长、丰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生命成长意念。在智能健全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其他相关身心素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质的培养。(作者孙建系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