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我国残疾人脱贫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0年12月15日 11:10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201215003-zx10

“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奋进力量”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中国残联供图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能够在家门口带着贫困户和残疾人挣到安心钱,我觉得特别荣幸,也特别骄傲。”

12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奋进力量”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张雅萍如是说。

张雅萍是一名肢残人士,是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创办巾帼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车间的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饲养西门塔尔品种牛和湖羊、藏羊706头,带动85户贫困户增收,其中有32户是残疾人贫困户,分红金额累计20余万元。

中国残联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以来,我国累计有近70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贫困残疾人收入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助残脱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残疾人脱贫攻坚创新不断

今年33岁的辛宝同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他曾因疾病肢残,更不幸的是,辛宝同的父亲因一场事故导致全身瘫痪。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两名重度残疾人被安排到该县残疾人托养中心获得照料,生活有了保障。

如今,辛宝同电商创业获得成功,吸纳了全县贫困重度残疾人加入,不到两年,通过销售宁夏的农副特产,实现了2300余万元的销售额。其中,仅通过闽宁消费协作扶贫的销售额度就占了70%,为全县的239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分红186万元。

此前,辛宝同和残疾人伙伴是家里的负担,如今已成为家里的支柱。辛宝同的父亲得到托养服务,母亲也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全家的生活得到巨大改变。

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解宏德表示,辛宝同一家的脱贫过程颇具代表性,他将其概括为“多项政策保脱贫”。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有9.03万。当地先行先试,依托乡村卫生院和卫生所,就近就便为残疾人建立托养中心,方便残疾人入住。

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李乡马堂村村民朱松涛,今年34岁,他的父亲是一名重度残疾人,在托养中心入住后,获得照料。朱松涛在当地找到了工作,月收入有3000余元,还娶上了媳妇。在上蔡县,目前已建成了32个托养中心,入住614人。可以说,实现了“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

驻马店市成功破解了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不解困”的难题,其成功经验也入选了“国际减贫案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民政部、中国残联等五部门联合印文,在全国范围内助推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河北、河南、宁夏、新疆等地,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在云南省,当地实施助盲脱贫行动,根据视力残疾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专项帮扶政策,帮助1万余名农村贫困视障残疾人实现就业。在总结云南助盲脱贫经验基础上,2018年,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联合印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类似的创新不胜枚举。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将如期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残疾人将如期全部脱贫,消除残疾人绝对贫困。

下一步将巩固脱贫成果

据中国残联数据,5年来,中国贫困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76.2元增长至2019年的8726.2元,年均增幅为33.2%。963.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单独施保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近300万人。累计投入约1.9亿元资助6.5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54.7万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逾178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解决住房安全问题。57.8万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易地搬迁。

解宏德表示,我国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具有中国特色,凝聚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力量。

尽管如此,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残疾人仍然是返贫致贫风险最突出的困难人群,需持续加强社会兜底保障力度;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滞后,亟待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质量;贫困地区“因残致贫”的现象依然突出,需持续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农村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薄弱,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并尽快补齐短板。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在本次见面会上,解宏德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开展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容易返贫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级政府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中,落实好贫困残疾人的各项帮扶政策;二是要按照‘四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残疾人的帮扶政策和工作力量的总体稳定;三是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监测对象,重点做好产业带动和就业帮扶。对于那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监测对象,重点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四是要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服务等工作,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残疾人 脱贫 贫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