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以公益初心与“银发”为伴

2021年05月18日 10:23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当病痛、失能、失智等各种问题袭来,当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银发一族”的晚年如何才能幸福无忧?带着这样的思考,一些公益组织持续发力,探索形式多样的照护服务,以满足与日俱增的老年健康养老需求。

▲ 北京协作者工作人员为社区孤寡老人过生日。 (资料图)

▲ 北京协作者工作人员为社区孤寡老人过生日。 (资料图)

“舌尖儿”上的幸福晚年

“田阿姨,麻烦您开下门!”5月13日临近中午,志愿者小刘提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站在田阿姨家门口,为她配送餐食。

田阿姨今年78岁,前不久在小区散步时摔了一跤,腿部受伤,只能卧床休养。儿子、儿媳工作繁忙,难以兼顾,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华业东方玫瑰驿站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便安排志愿者定时上门送餐,让她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三荤三素,还有我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接过饭菜,田阿姨招呼小刘进家坐坐,回应她的依然是那句耳熟能详的“不了,阿姨,我还要抓紧时间去送下一家”。

据悉,北京市通州区依托老年驿站和养老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订餐,切实解决像田阿姨这样有困难或者失能、高龄、空巢等老年群体的吃饭难题,让老人过上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生活。

截至5月6日,通州区已建成82个养老助餐点。年满60周岁的老人都可申请助餐,一荤一素仅需8元,年满80周岁或低保、残疾等老年人每餐还可享受4元的财政补贴。通州区民政局在养老助餐中严格落实养老助餐服务优惠政策,新建设完成养老助餐点的给予每家5万元的建设补贴。

除了志愿者送餐上门,更多老人选择在驿站餐厅吃饭。年近七旬且独居的李大爷在东方玫瑰驿站就餐,早餐营养丰富,加上养老助餐优惠补贴,只需花费1元钱就能随意享用,中餐和晚餐也分别会有4元的用餐补贴。他说:“饭菜软、烂、清淡,而且不重样,营养搭配也好。”

餐厅里,老人们坐在一起唠嗑、打趣、聊天,饭后可在驿站休息,也可以参加站内免费提供的瑜伽、练字、画画等活动,享受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李大爷告诉记者,他不仅在驿站用餐,还主动报名成了志愿者,服务其他身体不便的老人,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发光发热。

聚焦困境老人社区服务

通州区养老助餐服务火热进行的同时,5月11日,“公益1+1之溢彩星光社区老人关爱服务项目”宣布进入实施阶段,面向社区老年群体提供关爱服务。

未来9个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京市美丽心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12家获得资助的社会服务机构,将为北京市及雄安地区的伤残、失能、失智等困境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促进、志愿帮扶、安全教育、照护者赋能等多元服务,预计直接受益者将超过2000人。

“公益1+1之溢彩星光社区老人关爱服务项目”由泰康溢彩基金会和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及其运营方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携手发起。泰康溢彩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表示,希望以“精准滴灌”的公益模式,支持一批专业务实、富有创新的项目,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前期项目服务基础上,我们发现社区内独居、孤寡、空巢等困境老人存在着安全意识不足、沟通渠道不畅、情感关爱贫乏、自我价值感低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北城心悦社会工作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构获得资助的社区困境老人阳光关怀计划项目,预计开展活动37期,通过专业服务,提升困境老人安全意识与技能,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与互助平台,提升其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溢彩星光项目组也将通过个别化指导、同伴互助、专题培训、公益导师陪伴等形式,为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社区老人关爱服务持续提供支持,进一步构建资源共享、伙伴共生、价值共创的公益新生态。

“公益性并非只是免费服务,而是需要社会服务机构走出服务舒适区,扎根基层,主动寻找和发现社区中那些最需要服务的老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表示,希望受助方能够利用好“公益1+1资助行动”的“杠杆优势”,撬动更多资源,探索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创新之路。

把为老服务真正做到实处

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一直是家庭、社会牵挂的群体。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建设友善老龄化社区,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

“希望各方共同作为,尽快解决医养结合的难点和痛点,建立家庭医疗、社区医疗等医养结合的标准,让老人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治病。”黄改荣建议,可以将助餐、助浴、助乐、助学等老年友善服务嵌入社区规划发展当中。政府给予社区老年友善服务运营商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社区青年和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志愿者服务或成本较低的老年友善服务。

所谓“嵌入式”,就是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在社区里或周边,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专业照护。记者获悉,天津市河东区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正在探索这种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丁梅认为,要彻底改变政府“包办”养老的传统理念,可以尝试将社区养老机构“打捆”对外招标,吸引有规模的企业参与。一旦形成集团化,企业的成本就能下降,政府予以房租免除和床位补贴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做支撑,为企业让利,为老服务价格就会降低,最终受惠的是老人。

政府让位,并不等于缺位。丁梅通过调研发现,政府部门应该整合信息化平台,给为老服务企业、社区、政府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为居家老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搭建起智慧平台。

在这方面,河东区有着行之有效的探索。2020年,河东区居家和社区综合为老服务管理平台开始运行,平台涵盖当地25万老年人口,为老服务企业考核指标等信息,这些数据是政府决策和企业为老服务的重要依据,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服务 老人 社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