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2021年06月04日 15:25  |  作者:杨伦  |  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2005年以来,我们围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特色产品生产、产业融合发展、特殊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带动等适应不同生态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保护模式。青田田鱼、敖汉小米、宣化葡萄、庆元香菇、福州茉莉花、安溪铁观音等成为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名优产品,稻鱼共生、桑基鱼塘、农林复合、泉水养鱼、草原游牧等生态农业技术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尼梯田、龙脊梯田、联合梯田、紫鹊界梯田、兴化垛田、川西林盘、迭部扎尕那、夏津古桑园等成了网红打卡地,侗族大歌、哈尼古歌、鱼桑文化、鱼灯舞、长街宴等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科技助力、企业推动、社会联动的多方参与机制正在形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生态与文化价值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之一,随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实践经验的科学评估和集成提炼,让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农业 文化遗产 保护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