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辅助靶向治疗或为早中期肺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2021年08月03日 08:49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 李木元)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具有“易复发”和“易转移”的特点,在进行手术切除后,有近一半诊断为早期的患者、超过四分之三的诊断为晚期的患者在术后五年内经历了复发,同时,约有68%的早期肺癌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病灶向其他器官转移的风险,如脑转移等。如何减少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针对这一医患普遍关注的话题,7月31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教授。

早中期肺癌术后易复发,传统辅助化疗患者获益有限

李单青教授指出:“据2020年的筛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肺癌发病率是82万人,死亡率是71万人,其中,约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患者疾病分期越晚,5年的生存率也就越差。目前,我国早中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患者对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意识不高,不少肺癌患者认为,早中期肺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实现治愈的,因此在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生活方式等方面均不加以注意,致使了疾病复发和癌细胞脑转移等远处转移。二是目前临床上缺乏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脑转移等远处转移风险和死亡率的治疗选择。”

1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

李单青教授介绍,肺癌患者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的危险,且危险度随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需要在术后进行药物或其他形式的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尤其是早中期肺癌患者在手术以后进行全身系统性的辅助治疗非常必要。

虽然辅助化疗是既往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可提高可手术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但绝对5年生存率提高仅仅只有5%,患者生存获益有限,复发率依旧较高,且对脑转移等远处转移几乎束手无策,并且由于化疗毒性问题,致使患者依从性不佳。临床上亟待更佳的辅助治疗方案。

辅助靶向治疗或可带来“治愈”希望

与辅助化疗、放疗不同的是,辅助靶向治疗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高度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或可为早中期肺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李单青教授表示:“辅助靶向治疗选择的出现,打破中国早中期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瓶颈。相比传统的辅助化疗,辅助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如白血球下降、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将疾病复发、脑转移和死亡风险降低80%,提高了早中期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21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指出,ⅠB~Ⅱ期、IIIA期术后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使用三代EGFR靶向药进行辅助靶向治疗。肺癌患者可通过肿瘤驱动基因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EGFR突变,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尽早使用辅助靶向治疗,及早获益。”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实现肺癌的早期发现和长期生存,肺癌也逐渐有望成为一种慢性病。早中期肺癌患者除了规范治疗,在术后随访方面也要引起重视,建议按照医嘱定期随访,并将腹部、颅脑、骨骼等容易发生全身远处转移的高发部位作为复查重点。“创新治疗药物虽对适用的患者有所获益,但患者切忌盲从跟风,还是需要听从专业医师的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我们也希望,能够及早提高肺癌患者对于创新药物的用药可及性,给患者带来更大效益,临床医生应用的适用面也可能会更广。”李单青教授建议。

早期筛查是肺癌防治的第一战线

研究证明,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70%以上。目前临床对于肺癌早筛的手段有很多,影像学仍是目前诊断肺癌的主流方法,如低剂量螺旋CT等。同时,随着肺癌诊疗进入精准时代,人工智能通过借助大数据和建立预测模型的手段完成辅助诊断,极大助力了早期肺癌的诊断升级。

李单青教授强调:“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对肺癌警惕性越来越高,对肺癌早筛的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烟灰或油烟、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当检查出疑似肺癌时,可通过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液体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分子病理检测等进一步确诊,从而确定肺癌病理类型,而每类肺癌的驱动基因都不同,通过肿瘤驱动基因检测,可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治疗,也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肺癌 患者 治疗 辅助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