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以专业公益回应多元需求 “梦想空间计划”呵护乡村娃

2021年09月18日 14:42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顾磊)在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儿童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需求更趋多元。

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基层调研显示,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环境仍待改善。基于此,该基金会推出心愿100梦想空间计划,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业界专家认为,当前阶段的儿童服务类公益项目,一是要回应现实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二是要不断创新。

乡村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待改善

近30%的学生写作业常用姿势是“趴着”。61%的学生在家写作业常用的地方是“床(炕)上”,还有26%的学生是在“吃饭的桌子上”。

一份来自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荒山村的随机调查问卷呈现如上结果。调研方、国强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说:“我们在孩子们家里看到的现象是,大多数孩子写作业的姿势不健康,学习场所的条件比较差。”

这次调研还发现,48%的学生表示热爱学习,然而,84%的学生没有学习用的台灯。孩子们要么天黑前写完作业,要么用家里的电灯。对监护人的调研显示,仅有3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姿势对视力健康有危害。

GetAttachment

河南省虞城县的乡村孩子 胜春 摄

GetAttachment (1)

河南省虞城县的乡村孩子 胜春 摄

9月14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国强公益基金会和善达网承办的“改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主题沙龙分享了此次调研的数据。

荒山村的现状并非孤例。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舒玲说:“在甘肃、广西、贵州、河南等地的欠发达地区,有不少类似的孩子,他们每天都在不适合学习的地方,用不健康的姿势学习。”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介绍,她参与西部乡村调查时发现,乡村孩子的视力不良率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但不低,有的地区甚至更高。不正确的姿势和光线不足都可能导致视力不良。李莉说:“我认为家庭教育不单指学习。不少家长缺乏健康意识,他们不认为孩子坐姿、用眼等方面的不健康行为是需要校正的,因此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在乡村地区,教育类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孩子们既可以在明亮宽敞的校园内奔跑,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优质课程,但在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方面,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

发展乡村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相配合。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需要公益组织提供精准服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强调,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儿童有更高的需求,相应地,公益服务也要有更高的标准,“以前我们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如今不仅要吃得更好,还要有营养,而且要满足精神需求,因而应更精准化地提供服务。”

给孩子一个梦想空间

昏暗的光线与不匹配的桌椅给乡村儿童的视力与脊柱健康埋下了隐患。如何解决孩子们家庭学习环境的问题?国强公益基金会历时半年调研走访后,发起了⼼愿100梦想空间计划。

舒玲介绍,该项目的定位是为欠发达地区困境家庭6岁至11岁学生打造学习空间,让他们有一处更加健康的独立学习环境。

按照满足需求、简单务实、实用耐用、严控成本的原则,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介⼊研发设计,项目为受助学生打造出一套包含 “五个一”产品的“梦想空间”解决方案:

一套可以收纳管理书籍文具,有学习空间归属感的实木学习桌椅;一盏保护孩子视力、辅助改善学习姿势的充电学习灯;一个可语音互动解答问题,自带流量可以与父母语音互动的智能陪伴机器人;一本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拓宽视野的课外书《这里是中国2》。

据悉,该套产品目前已完成样品配置,基金会工作人员将样品送到学生家中,收集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反馈。此后将继续优化产品,做到标准化并批量生产和发放。

为推动项目的实施,国强公益基金会已联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发起劝募。今年将聚焦国家“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4000个困境家庭学生打造梦想空间。

舒玲表示:“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不仅是一方物理空间,还是一个带来梦想的空间,给予孩子们更多希望。”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也认为,物质帮扶容易,精神帮扶最难,一张书桌承载着的爱心故事,可以滋养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眼光。

乡村教育公益应下足功夫

邓国胜告诉记者,用线性进程的视角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心愿100梦想空间计划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典型项目。

“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现阶段的公益项目,一是要回应现实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二是要不断创新。儿童需求差异化特点明显,物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例如为孩子们配置学习台灯,不仅要做到光线充足,还要注重灯光柔和、保护视力。”邓国胜说。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儿童服务类公益项目大有空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颖介绍,心愿100梦想空间计划的实施,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精准地找到了切入点,更精细地提升学生家庭教育环境。

陈颖观察到,当前,公益项目的运作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最初量的积累和铺设到如今有了质的提升。“我们希望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领域找到更多这样的切入点,关注细节和质量,深耕细作,下足功夫,乡村教育振兴未来可期。”

GetAttachment (2)

左起:舒玲、邓国胜、陈颖

邓国胜也认为,在第三次分配大背景下,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对慈善组织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慈善机构来说,“怎么把慈善资源做大、怎么把慈善资源用好,未来慈善资源的分配机制和使用机制应不断迭代、不断创新。”

对于企业公益,邓国胜认为,一方面要契合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需求,带动企业和员工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另一方面要把项目设计得非常新颖、专业,避免公益资源的同质化投入,切实满足欠发达地区的需求。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乡村 公益 需求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