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对抗三重压力,需要三种共识

——围绕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肖钢委员一席谈

2021年12月22日 16:33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中小企业承压点多面广。而稳其根基、促其前行,不仅于这一群体有利,更利在千秋。

“近年来,在支撑中小微企业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主体数量,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已超过1.5亿户,还有大量没有注册的个体经营者,融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这样表示。

当前激发市场活力的中心任务,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

“从供给端看,产业链、供应链中居重要地位的能源和大宗商品生产供给受到影响,价格大幅上涨;从需求端看,外需和内需恢复不平衡,国内投资、消费增长缓慢,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这种变化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分化态势,处在上游的大企业效益较好,而处在中下游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则受到挤压,经营比较困难。上述现象表明,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大循环还没有全面畅通,存在着一些堵点。”因此,用肖钢的话说,过去一年,中小微企业经营的难度系数超过往年,当前激发市场活力的中心任务,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畅通国内大循环。

纾困是个系统工程,众多抓手中,金融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12月17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规划》的重要任务里提及,要提高融资的可得性。不仅要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还强调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以及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

而在《规划》的重点工程中,也明确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工程,这里也包含着多项基本任务。

相当部分的市场主体,

融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近年来,在支撑中小微企业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对于实现六稳、六保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肖钢介绍,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数据反映,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有效支撑了4092万户以上的小微经营主体。其中,2020年-2021年9月末,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累计发放8.6万亿元,在这些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为17.4%,比2020年底提高了2个百分点。同时,全国银行业累计对11.1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

“当然,融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特别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占比还不高,首贷户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肖钢这样表示。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专注小微融资“最后一公里”

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显得格外重要。对此,肖钢认为,有四件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抓紧推进。

一是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落实融资“增量、扩面、降本”的要求,对于制造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要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扩大贷款贴息和担保。

二是有效治理拖欠账款行为,进一步巩固近几年开展专项行动的成果,多管齐下,努力破解这一顽症,改善公平交换机制,切实解决以大欺小等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收回货款,提高资金周转率。

三是大力支持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与大中企业协作配套,同时发展产业集群,鼓励支持同类或关联的中小微企业扎堆形成企业群落,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实力,拓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体系。

四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专注小微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分散在各地的小微企业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并确保银行实现风险可承受,成本可分担,发展可持续。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06 版)

编辑:秦云

关键词:金融 中小微企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