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

2022年07月06日 09:45  |  作者:赵瑞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 赵瑞峰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而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主要还是依靠我国的人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面向“十四五”,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仍然面临很多突出的问题: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存在很大不足。虽然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实际上对创新性、批判性思维这些影响现代科技人才发展的素质培养存在很大不足。教育部门和科技部门在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上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如果在教育培养的意识上没有较大的改变,这些举措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对科技强国建设的支撑还远远不够。

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都还有待提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知识更新和迭代加快,科技人才时刻都面临着知识转型升级的挑战。但目前我们教育体系的变革还比较缓慢,教育培养内容,包括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等仍然比较落后,与快速变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相比更新过于缓慢,科技人才在实践中依靠自身努力不断提升,从社会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培养还远远不足。另外,我国对新一代数字技术重塑教育形态的准备不足,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有限,跨学科交叉融合少,个性化培养不足,尤其是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尚不健全。

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需求存在脱节。人才培养本来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培养有用之才,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甚至科技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传统的培养方式不能做到精准培养、有目的地培养,也未能充分引导人才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领域集聚。另外,人才培养计划也存在一定的功能异化现象,不利于人才成长。

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迫切要求我国提升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不能把希望都寄托于国际人才引进上。我国必须从自身的教育改革出发,更加强调发现、培养、使用好本土人才。为此建议:

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从科技人才成长的全阶段出发,推动教育科技有机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培养;加强科技人才的升级转型。针对科技发展加速、知识更新加快,需要加快全社会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技能提升,为人才知识更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人才培养中的实践锻炼。坚持“四个面向”要求,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更多的人才放在实践中去锻炼,放在科技发展的前沿竞争中去培养,培养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中需求的人才;统筹区域平衡发展。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引导人才资源科学有序流动,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加强产学研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建设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及科技人才管理制度。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有效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长线研究。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作者系空军某部专业技术大校正高级工程师)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培养 科技 创新 发展 加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