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中小城市绿皮书: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2022年11月21日 10: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1月19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编撰委员会、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2)——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小城市发展》(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2)》紧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小城市发展”主题,通过总报告、评价报告、高质量发展篇、专题篇和案例篇对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中小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政层级。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2634个中小城市行政区域面积879.3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91.60%;常住人口11.91亿人,约占全国的84.47%;地区生产总值75.7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74.77%。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的领头羊,43个GDP超千亿元县市,以约占全国0.3%的人口,在全国0.15%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6.17%的经济总量。其中有8个县域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昆山和江阴都超过4500亿元,张家港首次超30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县级市已称霸榜单前三名18年之久。

报告提到,在GDP千亿俱乐部中,34个位于沿海地区,9个位于内陆地区。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占17席,比重近四成;浙江占9席,有2个县市进入前十名;福建占5席,山东占3席,其余省份席位较少。全国百强县市、百强区、千强镇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引领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导向作用。与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并存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小城市内部发展差距明显,大多数中小城市GDP少于500亿元。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越好的中小城市还伴有工业发展越充分的特点。将县级行政区按GDP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GDP大于等于1000亿元;第二梯队,GDP大于等于500亿元且小于1000亿元;第三梯队,GDP小于500亿元。城市梯次越高,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第一梯队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这与全国第三产业占主体地位的情况呈现较大反差,这可能与城市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市辖区有关;第一梯队城市的第一产业占比远低于第二、第三梯队,而三大梯队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差不大,说明第一梯队城市工业发展基础好,印证了第一梯队城市通过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逻辑。

报告表示,近十年来,中小城市的核心代表——县域城市,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等相关资料显示,2012~2020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从30.80万亿元增长到50.0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87万亿元增长到3.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4.47万亿元增长到9.42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6.87万亿元增加到42.17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2.22万家增加到24.57万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加强县域发展的重要文件,县域城市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88个县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的4.4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9.4万亿元,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12年的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2万亿元,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杨岚)


编辑:陈姝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