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发挥慈善事业独特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12月06日 10:05  |  作者:王海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作者:王海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慈善事业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有益角色。面向未来,慈善事业发展应当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发挥出自身独特作用。

首先,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指引,牢牢把握慈善事业的两个根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两大根本遵循。

一是借鉴国外现代慈善事业的有益发展成果,尊重慈善事业的一般发展规律。例如,自愿平等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任何强制性的慈善行为都将危害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现代慈善事业的一般性要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促进慈善事业形成理念共识,遵循发展规律。

二是基于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道路。基于本国国情的慈善事业本身就是各国慈善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要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不仅是优秀传统慈善思想,也彰显了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互助行善的伦理价值,应当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同当前实践相结合。慈善事业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独特功能。例如,在多层次医保制度中,要从待遇、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促进慈善医疗与其他制度衔接;在关爱服务方面,应促进慈善志愿服务向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倾斜。又如,慈善组织是促进社会参与的有益渠道,应当最大范围动员社会资源助力社会建设,通过慈善事业形成公众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稳定机制。

其次,慈善事业应当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公众参与度是体现慈善制度质量的“晴雨表”。公众参与度高,不仅会推动慈善事业蒸蒸日上,而且可以促使社会和谐;反之,慈善事业社会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树立慈善事业大众化的发展理念,以激发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为政策出发点,既满足求助者的实际需求,又满足助人者参与社会的需求,同时顺应基层治理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将慈善事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只有这样,慈善事业才能发展成真正的社会事业,并提升其整体社会价值。

再次,慈善事业的发展应当更加注重精神文明价值。慈善事业的精神文明价值无可替代,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团结,形成社会新气象的有益途径。为此,慈善事业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并应用好精神价值作用。一方面要弘扬慈善精神,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慈善事业的作用机制,以精神价值为抓手,激活慈善事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要注重精神褒奖,通过健全慈善组织的正面引导和激励机制,为慈善组织发展创造有益氛围,增强从业者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大力弘扬好人好事的事迹和精神,健全大众慈善的表彰制度。

总之,发展好慈善事业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慈善事业应当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一方面,慈善事业本身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相契合,通过促进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发展好慈善事业就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慈善事业发展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注重同中国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优势,有效动员更多慈善资源,形成大众参与、人人行善的慈善新风尚,我国的慈善事业一定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编辑:王慧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