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林晓昌委员: 愿为南洋华侨机工付出毕生心血

2015年03月12日 14:06 | 作者:毛立军| 来源: 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背景: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的抗战历程中,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响应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回国支援抗战,他们就是南洋华侨机工。

 

C2015-03-12zx2201_P_1_1528_531_1785_786

 

  两会期间,来自云南的林晓昌委员就带来了两份关于“南洋华侨机工”的提案:一份是《关于请国务院批准建设云南省德宏州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公园二期工程项目的提案》,另一份是《关于在昆明西山“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周围建立英名碑墙等纪念设施的提案》。

  林晓昌的名片上,有一个特殊身份:“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个群体,这还要从他的义父林福来说起。“我父亲就是一名南洋华侨机工。”采访中,林晓昌娓娓道来,讲述了与义父林福来的故事———

  抗战时期,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20万云南民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滇缅公路,大批国际援华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前线。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车辆驾驶和维修人员奇缺,前方、后方纷纷告急,1939年,在南洋华侨总会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下,包括21岁的林福来在内,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的3200多名华侨青年司机和修理技术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九批回到祖国,他们出生入死,夜以继日地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地支援了人民抗战。其间,在意外交通事故、日军战机的反复轰炸和热带疾病的肆虐中,他们当中有1000余人为了抗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抗战胜利后,林福来回缅甸与家人团聚。1953年,满怀建设祖国的热情,他又回到祖国,定居云南畹町。

  林晓昌委员是在1983年认识这位南洋老机工的。通过林福来,让林晓昌了解了南洋华侨机工可歌可泣的事迹。因为林福来无儿无女,他毅然当了这位老人的养子,而且还将自己的黄姓,改随老人姓林,并让自己的儿子也都随林姓。为照顾老人,1992年林晓昌从缅甸回国,定居畹町。1995年老人重病缠身之时,林晓昌精心侍候,直到老人故去。

  当问起林晓昌为什么要赡养林福来?他说:“自从认识这位老人后,常听他讲述当年回国抗战的事情,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文革’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国家对社会有一句怨言,他的这种胸襟、这种赤子报国的精神让我敬佩。善待这些为我们国家、为我们民族作出贡献的老人,我应该尽这份义务。”

  在为南洋华侨技工落实政策的一段时间里,林晓昌家一度成为南侨机工之家,最多的时候收留照顾过13位老人。他还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为这个群体鼓与呼,曾提交的《提高南洋华侨机工遗孀生活补助》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收集、整理、挖掘南洋华侨机工的事迹和历史,林晓昌发起成立了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畹町光复60周年。为圆父亲让后人缅怀南洋华侨机工的梦想,已是云南省政协委员、德宏州侨联副主席的林晓昌毅然捐资350多万元,在畹町建起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这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公园的一期项目。纪念碑竣工后,成为了德宏州乃至全省全国及海内外侨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授予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防办授予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自建成以来,已接待海内外嘉宾及观光者近40多万人。

  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林晓昌委员提交提案,吁请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的建设,让南侨机工这一抗日英雄群体的光辉业绩能够立体、完整地展示在海内外华侨华人和青少年的面前。

  林晓昌委员说,现在他全家都在澳门,他的公司已交给儿子去运营,这让他能够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研究会的工作当中。全家对他为南洋华侨机工所做的事表示非常支持。他的太太经常对他说,你要继承老父亲的遗志,就要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不能给老爷子在天之灵抹黑。林晓昌委员表示,他愿付出毕生心血,来弘扬南洋华侨机工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们了解、认识、关注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和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两会 林晓昌 南洋华侨机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