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委员纵论乡村文明的传承与重构

2014年02月25日 11:16 | 作者:辛闻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为了那记得住的乡愁

——政协委员纵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明的传承与重构

编者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抹乡愁,而这乡愁大多与乡土有关:或是村头袅袅的炊烟,或是老宅嬉戏的身影;或是邻里相助的点滴,或是年节风俗的记忆……
  乡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故乡。今天我们仍在浸润与延续着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乡村所日渐成形的中国价值与中国文明,可以说,乡村是中国文明的根基。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这个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得见的古村落、古建筑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人文、地域风情、民风民俗这些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本身也承载着乡村文化。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去历史、去文化”现象比较突出,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许多城镇本来就有着各自的历史记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条件,让乡民情感有承载依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为此,我们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明的传承与重构”主题邀请了一批政协委员进行笔谈,现将他们的观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防止农村特色的湮灭

  观点提示
  ●防止农村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生态特色、民族宗教特色被城市化广场、草坪、建筑、雕塑等雷同的景观取代
  ●把美丽乡村农产品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礼品、艺术品和收藏品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推进镇村联动,同步规划,同建基础设施,同享公共服务。努力实现美丽乡村产业布局,带动就业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应防止农村特色的湮灭,其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生态特色、民族宗教特色勿被城市化广场、草坪、建筑、雕塑等雷同的景观取代,勿急功近利,急于求新,勿克隆成“千乡一面”的华丽外表。
  应保留乡村风土、风物、风俗和风景的本土性、文化性、生态性、小规模性和体验性等特征,运用“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建设理念,避免大拆大迁,保留古建筑传统民居和建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建筑。使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在视觉审美上具有奇特性、丰富性和愉悦性,在认知体验上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生态持续性,在传承文脉上具有延续性、原真性和整体性,努力把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景观回归地方风土,生产与经营转化为景观。
  发展创意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载体,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带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品牌、品味。把美丽乡村农产品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礼品、艺术品和收藏品。对农村生产、生活、生物、生态的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创意组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传统农业的边界,延伸产品的生产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 (本报记者 廉维亮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设立江南水乡保护区或保护带

  观点提示
  ●江南水乡风貌的保护,不是全面保护,而是部分保护,是重点保护
  ●水是江南水乡的灵魂,保护水系和水质,是保护江南水乡风貌的重要任务
  ●设立江南水乡节,使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与风俗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我们知道,苏南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是江南水乡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许多河流断流或消失,水系退化,水质变差;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使大批农田消失;镇村大拆大建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盲目吸收现代元素、国外元素,导致乡村不像乡村,城市不像城市;传统江南水乡的人文内涵也在逐渐消失或改变。随着古镇建设中原住民迁出,社会结构变异,民风民俗渐失。
  要整体回到过去的江南水乡是不可能的。因此江南水乡风貌的保护,不是全面保护,而是部分保护,是重点保护。为此,我们建议设立江南水乡保护区或保护带,保护有价值的江南水乡风貌,如稻作文化保护区、江南水乡经济作物保护区、江南水生农产保护区、江南鱼耕文化保护区、江南湿地保护区、江南传统工艺保护区、江南古建古桥保护区等。
  水是江南水乡的灵魂,保护水系和水质,是保护江南水乡风貌的重要任务,必须下大力气保护好江南水系,还江南人民本来就有的山青水绿。只有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永久展现江南“鱼米之乡”的风貌。对江南水乡内的古镇及其文物古迹和风貌地段,根据价值的不同,制定保存等级。
  要特别加强江南水乡文化的研究。建议把吴文化的教育引进学校,还应设立吴文化节(或江南水乡节),有力地宣传、传承好吴文化,使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与风俗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江迪 采访整理)

编辑:罗韦

01 02 03

关键词:文化 保护 历史文化 乡村 农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