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好故事为观众打开味蕾

2014年04月16日 10:53 | 作者:牛梦笛 李蕾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舌尖2》:好故事是影片的灵魂

  一帧帧唯美清新的画面,一道道美味佳肴,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延续第一季国际叙事表达的同时,也在用心为观众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在《舌尖2》的发布会上,摄制组成员介绍,寻找故事的主人成为拍摄中最繁重的工作,而导演组“找人”也没有任何诀窍可言,就是直接到民间去找。

  其中在讲蜂蜜的一集里,主人公是四川乐山的一对养蜂夫妻,导演为记录他们养蜂的故事,从乐山到秦岭,再到甘肃山丹牧场,前后跨越6个月,与他们一起风餐露宿,甚至坐在卡车车斗里行程2000多公里。“这种游牧式的养蜂方式我小时候见过,现在有机会把这个事情拍出来,通过食物展现出来,其实也是一种思考个体命运的方式。”总导演陈晓卿介绍。“拍摄在所有环节里是最简单的。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人物,寻找到合适的故事,想到展现的方法,接下来拍摄就比较顺理成章。寻找影片的主人公,我们花了20多天时间,走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而拍摄只花了四天。”分集导演邓洁介绍,好的故事是一部片子的灵魂。

  为了寻找好的故事,并用接近完美的镜头呈现给观众,分集导演李勇所在的团队做出了惊险的选择。摄制组在拍摄一个人上树找蜂蜜的过程中,摄制组成员用一根绳子,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了另一棵60多米的树。李勇说:“我们在很偏僻的乡村里,没有办法实现机械化的操作,只能靠爬树来实现对镜头的需求。我很感谢当地的藏民,他们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当地居民先爬上树,他们可以徒手爬,不用任何东西,而我却不会爬树,他们爬上去给我安装一个滑轮,几个人把我拽上去,试了很多遍才成功。”

  李勇描述了当时爬上树在高空的感觉:“站在几十米的高空,就有一种命悬一线的感觉。”讲述一个好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拍摄一个好的故事,是导演们共同的诉求。

  《舌尖2》:能否再掀纪录片热

  美食描绘了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这一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被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舌尖2》涉及300余种美食,拍摄了150多个人物。邓洁介绍,影片中1分钟的镜头是从150分钟的拍摄素材中挑选出来的。

  据陈晓卿介绍,《舌尖2》风格多样,在讲述刀功的片段,则借鉴了武侠片的风格。荧屏中,伴随着爷爷的琵琶曲,两个孙子在骄阳下苦练刀功。当琵琶曲戛然而止,画面进入抽象的意境。中国烹饪千变万化的刀功,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剪辑中一一呈现。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不仅是内容上的延续,也是传播的创新,它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在品牌构建、国际传播、文化表达、全媒体营销等多个领域当中,实现了一系列开拓探索,对中国纪录片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界都将产生深远的示范和启迪作用。

  “与第一季相比,《舌尖2》创作内容所调研的深度和辐射的广度,实现了更大的拓展,因此我们摄制组也得以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寻找到更多的首写和陌生的300余种食材。传递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和故乡的乡愁,让观众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慰藉,这些都是我们不曾改变的创作诉求。但在不变的同时,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无疑将为中国纪录片带来更多、更大和更长远的改变。”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对《舌尖2》信心十足。 

编辑:顾彩玉

01 02

关键词:纪录片 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2 观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