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海上丝路交易了什么? 潮州市政协常委提案保住物证北宋古窑

2014年07月11日 09:01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海洋带来了什么变化?

  对外贸易刻下海洋烙印

  李炳炎弯腰将碎瓷片一一拾起,逐个指着跟我们说,这个圈脚没釉、胎体洁白,应该是北宋的瓷片。那个是低足的,另一个是饼足的。“这些都是当时温度太高烧变形了的,所以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都是当时的废弃物。”他略带遗憾地叹了口气,将瓷片仔细地收好

  辛国安告诉我们,“南澳一号”的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少量来自附近的潮州窑。

  潮州窑,正是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寻访点。

  古城潮州城东郊,有座笔架山,从南至北,因形似笔架而得名。据传在北宋窑火旺盛时期,这里有大小窑灶近百个,民间称为“百窑村”。每当瓷窑点火生产,呈现“百窑相连薪火旺,东岸窑火映天红”的壮观场面。1953年至1986年间,笔架山先后发掘了10条瓷窑,规模大小不一,其中1986年发掘的10号窑,是一座巨型瓷窑,残长就达79.5米,国内罕见。

  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驱车带记者来到10号窑遗址。

  茂密的丛林中,长条形的古窑依山而筑,由下自上,如龙似蛇。

  1940年,一个名叫麦康的西方人,亲自到福建、广东做了考古学调查之后,在《亚细亚》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古代窑址》一文,专门介绍潮州笔架山考察的情况。他说,笔架山窑废弃的瓷片,分布在长1—1.5英里、宽0.25英里的地域之内,河边含有瓷片的积土层高达10-15英尺,这是他在中国所见过的最大的一处古代窑址。

  74年后的今天,记者俯下身,仍能在废墟上轻易找出几块碎瓷片。

  李炳炎说,广东省博物馆编写的《潮州笔架山宋窑发掘报告》对1号窑的产量做过估算,认为这座全长30米的中型窑每1次烧制的成品大约有中型碗5万件左右,由此推断,像10号窑这样的大型窑,年产量超过50万只,当年整个笔架山窑场的产量相当可观。

  当地学者、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教授黄挺认为,数量如此巨大的产品,不可能都在本地和邻近地区消费。笔架山窑址出土的西洋狗、欧式莲花炉一类器物,又明显是针对海外市场的需求而生产。因此宋代笔架山潮州窑产品外销的观点,已成学界共识。

  事实上,潮州自唐宋起便是对外贸易的交通点。《全唐文》记载,潮州在唐德宗时曾有“波斯、古逻本国二舶,顺风而至”,政府“任蕃商列肆而市”。

  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潮汕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当潮汕地区特有的“红头船”载着瓷器、纺织品,漂洋过海,换回当地最需的粮食以及木材、象犀、珠宝、药材等物时,也造就了大批不同层次的从商人员和航海人员,推动潮州商人成为明、清代海上贸易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与此同时,不少潮人在海外安家落户,成为当地的华人或华侨。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在潮汕文化中刻下了深深的海洋烙印。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潮州 海上 博物馆 古窑 中国 政协常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