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用行动温暖社会

2014年08月05日 08:38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读懂了梁晓声的作品,就能读懂他这个人。”一位媒体同行得知记者要采访梁晓声,说了这句话。

  梁晓声的作品,处处体现着人文意识、平民本色、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慢慢品读,犹如跟一位朋友谈心,他告诉你自己的阅历、爱憎、情感,真实而坦诚。对话梁晓声,更觉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他像一棵大树,扎根于最朴实的土壤里,吮吸着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乳汁。

  内心宁静

  “他们的大脑仿佛被网络之网罩住了,好比枝上的青果被网套扎住了。对于那样的青果,网套多大,它便只能长到多大。它的果皮上以后将永远印着网套的罩痕……”前不久,梁晓声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的文章。记者与他的对话,开始于他对网络的看法。

  “网络上碎片化的东西,或许不能跟一本有用的书相比。”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梁晓声刻意不用电脑,内心始终坚持对文字的“洁癖”。这份“洁癖”,甚至让他在2012年底关闭了坚持多年的博客。“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交流的人,博客一直是别人在帮忙打理,关闭也没关系。我并不需要所谓的粉丝,读者看我的书,即是与我的一种交流。”

  文章是流淌于心底的小河,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经历、对情感的真实写照。对梁晓声而言,写作其实是一种单向诉说,没有一丝强加于人的动机。怎样理解他的小说,是否接受,能否认同,读者均可自由支配。

  还有一件事梁晓声一直在坚持——不搞签售活动。长期以来,许多出版社都希望邀请他出席签售活动,还有人告诉他:“做签售能多卖上万册书。”他始终无动于衷。“喜欢我书的人自然会买,多卖一本少卖一本又能怎样?我还是我,不会变。”作家需要宁静,梁晓声心中的那条小河静静流淌,写作就是写作,没有其他。

  为什么钟情于写作?面对记者的提问,梁晓声把原因归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质”。“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爱好文学。”梁晓声最感谢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日子,因为兵团有文学创作学习班,兵团发现了他,把他纳入到这个班里,激发了他本能的创作欲望,这也是他迈向文学的第一步。

  讴歌善良

  梁晓声是一位被打上了鲜明时代烙印的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凭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作品,成为知青文学颇具代表性的作家。30年后,他再度提笔创作了电视剧《返城年代》。梁晓声坦言,电视剧中的男主角身上有他的某些影子。“我想把自己所经历过的特殊年代,通过电视剧把记忆呈现出来,让年轻人了解那个年代,就这么简单。”

  其实,写书是一件苦差事,但梁晓声热情不减。他喜欢留意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渴望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善。

  梁晓声写作是为了“载道”,这个初衷始终没变。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一直关注人物心灵、展现内心世界、呼唤真善美。“我理解的文学艺术使命,是把‘生活应该是这样、人性应该是这样’表现出来,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好,使人变得更善良。这是我创作的原动力,哪怕我的作品只能影响很少一部分人,这也足够了。”

  “我父亲有个小木盒,哪怕在路上发现一个钉子,他也会捡起来,放进盒子里。”学会珍惜,这是父亲对梁晓声的教育,这种教育或许没有意识,却让他难忘。直到现在,梁晓声家里放着一个小木盒,平时路上发现的东西,哪怕是一根铁丝,他也会捡回去。父亲身体力行让他懂得《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也正因为如此,梁晓声自称是“生活非常寡味的人”:“我的一日三餐可以简单到只有粥、馒头和青菜。”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创作,这位生活中有些寡言的作家,更多地选择用文字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在小说《父亲》中,梁晓声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的父亲、一位农民出身的新中国早期的建筑工人立了一篇小传。

  梁晓声告诉记者,写亲情题材的作品,不仅是对父辈的思念和感恩,更因为他们身上深烙着那一代人的印记———在贫困中承担起责任和义务,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用双手养育家庭,体现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精神品格。“现在生活变好了,衣食无忧,而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父母亲,和这些好生活都没沾上边就离世了。”

  话音刚落,梁晓声将头转开,望向窗外,沉默不语。

  多年来,梁晓声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社会时评、影视作品等已有2000多万字,由于长年累月以手写的方式在稿纸上“爬格子”,他的颈椎病一再加重。作为一种载道的文字职业,作家背负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梁晓声对此深信不疑。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梁晓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