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真实可信的伟人历史

——全国政协常委、《邓小平传(1904-1974)》主编杨胜群访谈录

2014年08月25日 08:50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深刻反映人物思想发展脉络

  学术周刊:中央文献研究室之前撰写过《邓小平年谱》(上、下),反映邓小平同志生平,此次出版的《邓小平传(1904-1974)》是传记体裁,如何表现人物?

  杨胜群:同样是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动,年谱比较具体,细致到了每天的主要活动,所述史料、材料更具原始状态,更具资料性,可以说是人物生平的历史资料长编,好处是能够帮助读者更细腻地了解人物的生平活动。而传记要把人物生平综合起来,理出人物活动的主线条,特别是要深刻反映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及思想发展脉络。人物在一段时间做了什么事,怎么去做这些事,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思想,在活动中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这些需要综合描写和分析。所以传记难度更大一些,最难的是反映人物的思想观点,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特点。写邓小平这样的人物,一定要写出他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重要的思想观点,写出他的这些思想观点是怎么形成、发展的,要写出他独特的思想品格和思想、工作作风,还要写出他说话行事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学术周刊:那么这些思想观点、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等,在传记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杨胜群:讲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吧!从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十年,这既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许多积极、务实、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为他后来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书中对这一时期邓小平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思想认识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

  比如,1956年11月17日,在党的八大闭幕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指出,革命和建设都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并且指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此在邓小平的思想上扎下了根。

  再比如,邓小平同志深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需要条件,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出难题要“不是空想的,是合乎实际的”,“要有雄图,心是热的”,“但也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心要热,头要冷”。他指出,搞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求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搞以钢为纲,犯了与苏联重视重工业、忽视人民生活的同样的错误。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在指导思想上的重要变化,就是把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摆正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认识尤为明确。1961年3月,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说:“革命胜利后搞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要保证几亿人口的吃、穿、用”。在新时期,邓小平设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第二步实现小康,主要还是要让老百姓吃穿用更好一些,而且还要住的更好一些,生活环境更好一些。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学术周刊: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您认为这本著作的出版意义以及对邓小平研究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杨胜群:邓小平同志人生事业的最高峰当然是他开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作为一代伟人,他的一生都是辉煌的、波澜壮阔的。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之前多少年的思考和积累,特别是离不开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思想认识成果。《邓小平传(1904-1974)》记录了邓小平生命的前70年,对于读者全面了解邓小平的一生,全面了解邓小平的思想,是一本很重要的读物。这部传记,也是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业绩、品德风范的重要读物,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这位伟大人物,研究党的光辉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邓小平 《邓小平文集》 杨胜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