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科学家的执着与担当

2014年08月26日 08:53 | 作者:司晋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科学家要对社会有益、对人类发展有帮助,这是一种素养,并不一定非要当上院士才能做到。”衣着素朴、言语不多,时间大多被科研和改论文占据,段树民是一个生活中极其低调的人。50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多了令人羡慕的光环,鲜花和掌声没有改变他纯粹淡泊的生活理念。问及荣誉,段树民寥寥带过。唯独触及科学,这位科学家双眼立刻焕发出神采。

  科学精神与人间烟火并非不相融。看着室外经久不散的雾霾,段树民说道:“人们现在都爱问‘你幸福了吗’?该怎么比喻幸福呢?经济发展是为了提高人的幸福感,让人生活得更愉快些。但如果我们远离了好的环境,不能兼顾社会公平,一个人心里可能并不愉悦,离幸福也远了。所以人们的幸福感离不开现实和生活。”

  “大器晚成”

  如果不当科学家,段树民或许会成为一名好医生。

  1978年3月,开学第一天。来自安徽蒙城的一位青年背着铺盖走进蚌埠医学院大门。仰头看看耸立在蔚蓝天宇下的教学楼,他“恍惚到不真实”;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他激动得连日失眠。“只有经历过漫长的磨炼,才会倍加珍惜可贵的机会。”讲起这段经历,段树民笑了。

  1966年,刚上小学二年级,段树民就失去了安静读书的环境。面对困难,儿时的段树民想方设法找书来看。鲁迅的杂文、《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找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这些书让他感到振奋,让他坚定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另外,《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等科普书籍和杂志,把他引入科学的殿堂。

  高中断断续续上了一年后,段树民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在闭塞的村子里,理想似乎很遥远,没有下地刨红薯来得温暖实在。在田间地头休息时,目光追随着悠然而去的云朵,段树民常萌发了一种信念:“我将来要做一些事情。”

  “当时相信自己以后能做一些事情。但到底是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段树民说。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当时,青年学子的偶像是华罗庚和陈景润。段树民清晰地记得,那年高考作文,是就叶剑英的诗句“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写感想。

  不久,段树民被蚌埠医学院医疗系录取。智慧的大门洞开,段树民全身心地吮吸着每一滴的知识雨露,也坚定了儿时要做一番事业的理想。本科毕业后,他报考了江苏南通医学院神经生理专业,认定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基础科学研究。后来,段树民考取了卫生部世川医学奖学金,到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进修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再后来,他到美国做博士后研究。这些经历为他向学术的更高层级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日本科学家严谨并注重技术和细节,而美国科学家的工作更重视新颖性、故事性和结果的意义,这些科学态度都是很优秀的,让我受益匪浅。”

  进入新世纪,段树民学成归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当年他43岁。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段树民正好50岁。“我真正找到科研的感觉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已经是40岁以后了,也算是‘大器晚成’吧。”

  科学精神

  作为院士,段树民也不乏烦恼:“现在社会上谈科技,讲的更多的是技术,往往忽略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忽略了基础研究的本质。一项科研成果,好像能立刻应用才具有价值,这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科学的本质是追根求源。多数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从探索未知的兴趣出发,而不是从解决具体应用问题开始的。这些成果可能不会马上看到实用价值,但真正重要的科研工作迟早会对人类产生重要影响。即使是应用研究,例如一种新型药品的研制,需要很长的周期,从基础研究的发现到临床应用的周期,要花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不可预期。太强调应用,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和浮夸风气。人们更应该看到潜心基础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文化对社会深层次影响的重要性。”

  人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两类: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前者占10%,后者占90%。段树民专心研究胶质细胞,从其中解读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秘密,并因为在这个领域的建树而被增选为院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胶质细胞可能在神经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胶质细胞这位‘幕后英雄’正在逐渐走向台前,为人们所认知。”段树民形容。

  这些年,段树民的课题组主要研究胶质细胞参与神经信息处理的机理,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大脑胶质细胞突触具有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可塑性。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科学》、《神经元》和《自然细胞生物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荣登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他牵头完成的“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项目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他作为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成员之一,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段树民依然低调,不问荣誉。“比起相关国家建设、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科技成果,研究‘胶质细胞’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太不值一提啦。”他说。

  即使这样,人们还是注意到,今年3月6日,一项科研成果在媒体上的发布——浙江大学段树民教授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胆碱能神经元可能作为治疗失眠的一个靶点。

  “这个课题和人们生活较接近,我们研究了六七个年头了。现在社会节奏太快,失眠还诱发焦虑和抑郁症。能研究出睡眠发生及其障碍的机制,为治疗睡眠障碍提供新的诊治靶点,对人们还是有点儿意义的。”谈到这项破例的宣传,当时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段树民告诉记者:“有时我也在想,拿纳税人的钱做科研,是不是有义务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呢?即使不会那么快得到实际应用。”那一刻,这位科学家显得很可爱。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段树民 科学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