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萧学禹:从“相思”一词说起……

2015年08月13日 15:02 | 作者:萧学禹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QQ图片20150813150113

图片来自网络

 

  “相思”本指想念之意,后多表示男女相爱而思慕,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等。那么,“相”与“思”何时结成了一个人人离不开的情感词,《辞海》、《辞源》等工具书均无具体考证,倒是一些佛教典著有些零星记载,似乎能够推理出“相思”一词的来源。

 

  大量佛教典著都有记载,说相传佛教初期是没有佛相绘画和塑像的,当时佛教徒们认为,直接绘画塑造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是对神明的亵渎。就用佛座、佛发、佛足印、莲花(代表诞生)、菩提树(代表佛的成道)、法轮(代表佛的说法)、佛塔(代表佛的涅蓜)等象征佛的形象。即使是想表现佛说法的场面,也只在中央放一个方座,让听法者团团围坐而已。

 

  到了公元1世纪前后,一些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肉身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法身与世长存。同时也考虑到信徒听取佛法、诵读经文、参禅打坐时,如果面前有一幅佛的圣相,既能顶礼膜拜,督促修行,又容易使人进入“沉思冥想”意境,于是推翻了“佛像不可显现”的传统观念,开始以人的形象绘画佛相,营造佛像。

 

  相思相思,顾名思义就是对着佛相进行冥想沉思,它既是最为原始的佛教活动呈现,又是直观的意思表达。所以,“相思”可能就是早期的佛教活动用语,在相思中努力修行,才能开悟增智、顿悟宇宙人生大道,获得证果。

 

  与佛的圣相有关的习惯用语还有许多,如“相传”、“相信”、“相好”、“想象”等,它们或许都是在佛教活动鼎盛时期演化而来的,并且被后世用到了至真至纯时的情爱之中。

 

  佛教,又称“相教”或“像教”,起初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都是通过佛相经变(经变,指根据佛经演变而来的故事和绘画)、绘画或佛造像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就叫“相传”。

 

  人们信仰佛教,对佛理佛法执着虔诚,当然会对佛的圣相或者相关变相笃信不疑,向圣相顶礼膜拜,就必须信“相”,这就是“相信”的由来,所以“相信”其实就是信“相”的恰当解释。佛书称释迦牟尼佛有32种相、80种好,因此“相好”就成了佛身塑像的敬称和标准。

 

  面对佛像,通过看“像”,进而深入联想,就会进入某种境界。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修行的道路上,最为重要、最为巨大的力量,莫过于“想象”,因此养成“想象”习惯,培养自身“想象力”,或许就是所有修行者必备的功课和必要的素质。

 

  (作者系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陈佳

关键词:萧学禹 “相思” 佛教 “想象”

更多

更多